释智圆
注释: 寄咸润上人:写给咸润上人的诗。上人,对僧人的尊称。咸润,地名,在今陕西长安县南。 流俗不知处,深栖趣转幽:世俗的人不知道隐居之处,只有我深深隐居才感到心情愉快。 闲房扃翠岳,远信司沧洲:我的书房门紧紧关闭,就像翠屏山一样,而远方的信使正在管理着沧海洲。 定起花残砌,诗成雪满楼:当花儿落尽时,我在打扫庭院,诗写成后,雪花飘满了高楼。 相怀未能去,南北路悠悠:我们彼此思念而不能离开
【注】 1.上国:这里指京城长安。2.千峰:指终南山。3.残经:指佛教的经典。4.秋吟:秋天的诗歌,泛指诗歌。5.禅房:佛堂。6.高迹:高尚的行为或业绩。7.古木阴:古树成荫。 【赏析】 寄湛上人 几年辞辇寺,拥衲住云林。 上国归心绝,千峰去梦深。 残经看雪卷,好句听秋吟。 曾有寻高迹,禅房古木阴。 【注释】 ①辇寺:指皇宫里的寺院。②拥衲:披衣打坐。③上国:指京城长安。④归心:归隐的心情
【注释】 地僻:地方偏僻、人烟稀少。 无话端:没有可说的事。 远山游未得:指没有机会到远处游玩。 终日卧中看:整天躺在床上看书,形容病重。 药箧:药箱。 梅润:指药箱里的梅子被水打湿了。 松窗:用松木做成的窗户。 尘事绝相干:把世事都抛开了。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闲居病中的诗作,全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及与世隔绝的感受,以及他对疾病缠身的无奈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深感悟。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风 造化不可测,分明有所依。 冷和秋叶动,送客暮帆归。 扫雾离遥岳,飘香出静扉。 西斋独吟坐,萧飒满禅衣。 注释: 1. 造化不可测:大自然的力量是无法预测的。 2. 分明有所依:明确地存在着某种支撑或依托。 3. 冷和秋叶动:秋风带着凉意吹过,使秋叶轻轻摆动。 4. 送客暮帆归:傍晚时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语言风格和技巧手法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答案】 译文:去秋我久已玩赏明月了,今夜又看到月亮从天际降落下来。自从去年秋天分别至今,我们又相会在一起。蟋蟀在古旧的台阶上鸣叫,喜鹊绕着寒枝飞舞。不要嫌凭栏观赏的时间太长,因为一轮明月已经慢慢移动了位置。注释:皓魄:月名。皎洁如玉的月轮;天涯
幽景远嚣俗,重来兴未穷。 钟声翠微里,刹影碧溪中。 地冷庭松瘦,门闲野径通。 几因深夜话,密雪下寒空。 注释: 1. 幽景远嚣俗,重来兴未穷:幽静的景色远离了尘世的喧嚣,重游此地却仍感到兴致未尽。 2. 钟声翠微里,刹影碧溪中:钟声在翠绿的山色中回荡,寺院的影子映照在碧绿的溪流中。 3. 地冷庭松瘦,门闲野径通:庭院中的松树因为地冷而显得更加稀疏,门前的道路因为无人走动而显得更加宽敞。 4.
润物有深功,霏霏下半空。 寒声清入竹,斜势急因风。 苔片添秋碧,花枝损晚红。 山人独攲枕,静听草堂中。 注释: 1. 润物有深功:雨水滋润万物,功劳深远。 2. 霏霏下半空:雨点纷纷落下,仿佛从天空的上半部分洒落下来,营造出一种轻盈、飘渺的感觉。 3. 寒声清入竹:雨声在竹林中回荡,显得格外清新、幽静。 4. 斜势急因风:雨势斜斜地落下,似乎受到了风的推动,给人一种动感。 5. 苔片添秋碧
经松江陆龟蒙旧居 甫里旧深隐,夫君道不行。 清名身后在,明月夜来生。 寒水曾垂钓,春田久废耕。 空遗散人传,千古见高情。 注释: 1. 甫里旧深隐:甫里是地名,指的是一个地方。旧深隐表示这个地方曾经深深地隐藏起来。 2. 夫君道不行:夫君指丈夫,道行表示行为准则或道德标准。夫君道不行表示丈夫的行为准则没有得到遵守。 3. 清名身后在:清名表示清白的名声,身后在表示死后仍然留有名声
怀同志,即怀念志同道合的朋友。 孤吟成白首,十载别同声。 独自吟唱已成白发,十年分别,彼此的声音却依旧。 海国书难到,空堂梦易成。 在遥远的海洋国家,书信难以到达;而在家中的空荡荡房间,梦中相见却变得容易。 淳风心共乐,直道世多轻。 我们秉持纯真朴实之风,内心共同享受快乐;然而世间往往对正直之道轻视。 未卜重相见,波涛万里程。 不知道何时能再次相见,而距离遥远如万丈波涛。 注释
【诗句解读】 - 读楞严经:在阅读楞严经时,我的心情变得沉静。 - 案上楞严典:我的书桌上有《楞严经》,我正在阅读。 - 时看浣病愁:不时地翻阅着《楞严经》,以减轻心中的忧愁。 - 阶闲移短影,窗冷值高秋:闲暇时,我常常将目光投向窗外,欣赏着秋天的美景。 - 眼病花无果,心狂照失头:《楞严经》中的智慧无法治愈我的眼睛,而我心中的迷茫也让我无法找到正确的方向。 - 指空期识月,认指更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