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智圆
这首诗是关于武肃庙的,武肃庙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畔。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根据内容推测,可能是一位文人。 我们来看看诗句: 1. 土德衰微后,忠诚道不群。 - “土德衰微”指的是土德(五行之一)的力量衰弱了。土德通常与土地、农业和家族有关,这里可能是指一个国家或朝代的繁荣不再,或者是指一种道德力量的衰落。 - “忠诚道不群”中的“不群”表示与众不同或独特
【注】 1. 披鹤氅:穿道士的法衣,即鹤氅。 2. 难测:难以捉摸。 3. 和光:指道家所追求的一种自然和谐的美态,与世无争的样子。 4. 捣药:传说中炼仙丹时捣碎的药石。 5. 坛冷夜朝真:道教炼丹术中有“三景生、三景定、三景消”的说法,其中“三景生”是指三个重要的阶段:第一是炉温升高,丹性开始活跃;第二是丹性完全活跃,第三是丹性消失,完成炼丹过程。这里指的是夜晚的静谧和清冷。 6. 蓬壶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见说梅仙邑,波涛接杳冥。” - “梅仙邑”: 指的是传说中的仙人居住之地,常被用作隐逸之地的代名词。 - “波涛接杳冥”: 描述海的辽阔和深远,暗指诗人对远方或神秘之地的向往。 2. “讼庭秋藓合,吟阁海云醒。” - “讼庭”: 古代官府的庭院,这里可能比喻为官场或者尘世。 - “秋藓合”: 秋天的苔藓覆盖了地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 “吟阁”:
诗句释义: 1. 杖藜寻隐迹,重叠过林泉。 这句诗意味着手持拐杖去寻找隐藏的踪迹,穿过树林和山泉。"杖藜"是古代的一种手杖,"隐迹"表示寻找隐秘之处,“重叠”形容多次经过,而“林泉”则是山林间的清泉和瀑布。 2. 花暖幽禽语,堂空瑞兽眠。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和谐宁静的景象,花朵在温暖的阳光下盛开,鸟儿在花丛中轻声细语;而主人家的厅堂空空,只有吉祥的瑞兽在安静地休息。这里的“幽禽”指的是鸟类
谢可牧上人惠楞严般若二经并治脾药 《楞严经》和《般若经》都是佛教的重要经典,它们包含了丰富的教义和智慧。谢可牧上人将这两部经文送给我,让我有机会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重要的佛教教义。同时,他还为我准备了一些治疗脾病的药物,帮助我恢复健康。 经妙荡烦惑,药灵医病身。 《楞严经》的精妙之处在于它能够消除人们的烦恼和困惑,而药物则具有治愈疾病的功效。这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帮助人们摆脱痛苦和疾病,恢复健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掌握。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和识记,然后要把握诗歌的内容,最后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赏析。 (1) “江滨方话别,倏忽十年馀。”意思是:刚刚才在江边告别,转眼间已过去十多年了。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时间的流逝之快及对友人的怀念。 (2) “感旧空阙梦,闲眠懒寄书。”意思是:因为怀念故人而夜不成寐,所以常常梦见故人
注释: 送人南游:送别之人前往南方游历。 难阻南游兴,酣歌出故林:难以阻止他南游的兴致,高歌着离开旧居的森林。 路分沧海阔,山叠瘴云深:路途分为辽阔的大海,山峦重叠覆盖着瘴疠之气。 马援碑宁在,重华庙可寻:马援的碑文是否还在,重华庙可以找到。 他年却归此,闲话学夷音:将来还会返回这里,可以闲话学习夷族的语言。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南游的祝福和期待之情。 首句“难阻南游兴”
【注释】 勾践国:春秋时越国,今浙江省绍兴市。 解印挂帆归:解除官职后,带着官印回家。 吟苦容虽瘦:因吟诗而消瘦。 道自肥:做官的情意却十分浓厚。 堂幽山屐在:书房幽静,山屐还在。 厨冷甑尘飞:厨房里冷冷清清,甑里的灰尘飞扬。 云门:即云门寺,在浙江天台山,相传为东汉道士张道陵所建,故称云门寺。 高歌便采薇:就在这里唱高歌,采野菜吃。 【赏析】 这是一首寄赵璞的诗。赵璞是作者的朋友,也是一位诗人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竹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以下是对各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结根依静砌,萧洒映禅房。 这句诗的意思是竹子的根紧紧地扎根在静寂的地面上,它的枝叶潇洒地映照着禅房。这里的“静砌”指的是安静的台阶,“萧洒”形容竹子的姿态潇洒自如,“映禅房”则表达了竹子与禅房的和谐共处。 2. 高节欺群木,青阴过短墙。 这句诗的意思是竹子的高洁品格可以傲视群雄,它的翠绿阴影超过了简陋的短墙
【注释】 寄蜀川王道士:写给四川的道士王。 鹤驾几迟留:指仙鹤驾到,停留时间很长。 岷峨水石幽:指岷山、峨眉山一带的水石景色很幽静。 御风同列子:指御风而行,像庄子那样。 梦蝶拟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想与庄子一样自由自在地飘游。 醉卧空林月,狂歌古观秋:喝醉了在空荡的树林中睡觉,狂笑着歌唱着古代的庙宇。 归阆苑,闲共老仙游:回到仙境,悠闲地和神仙一起游玩。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