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根依静砌,萧洒映禅房。
高节欺群木,青阴过短墙。
夜声喧梦枕,秋露滴琴床。
遥想添吟思,闲观到夕阳。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竹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以下是对各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结根依静砌,萧洒映禅房。
这句诗的意思是竹子的根紧紧地扎根在静寂的地面上,它的枝叶潇洒地映照着禅房。这里的“静砌”指的是安静的台阶,“萧洒”形容竹子的姿态潇洒自如,“映禅房”则表达了竹子与禅房的和谐共处。高节欺群木,青阴过短墙。
这句诗的意思是竹子的高洁品格可以傲视群雄,它的翠绿阴影超过了简陋的短墙。这里的“高节”指的是竹子的高洁品质,“欺”表示超越的意思,“群木”指的是周围的树木,“青阴”指的是绿色的影子,“过”表示超过。夜声喧梦枕,秋露滴琴床。
这句诗的意思是夜晚的声音扰乱了人们的美梦,秋天的露水落在琴床上。这里的“夜声”、“秋露”都是自然的景象,“喧梦枕”和“滴琴床”都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画面被打破的情景。遥想添吟思,闲观到夕阳。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遥想这些景象激发了我的思绪,我在闲暇之余欣赏着夕阳的美景。这里的“吟思”指的是诗人因看到这些景象而触发的思考或感受,“闲观”则表示诗人在闲暇时刻欣赏自然景色,“到夕阳”则描绘了诗人观赏夕阳的场景。
这首诗通过描写竹子的生长、姿态以及其在夜晚和秋季的影响,展现了竹子的高洁品质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敏感反应,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景象引发的思考和感受的赞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