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奴屡背约,辱我汉天子。
瞋目而语难,五陵年少子。
举手提三尺,报国在一死。
匹马立奇勋,壮哉傅介子。

【注释】

  1. 少年行:乐府旧题,多写游侠、武士的豪放行为。
  2. 儿奴:对男子的谦称。
  3. 辱我汉天子:侮辱了我大汉天子。
  4. 瞋目(chēnyǎn):瞪眼。
  5. 五陵年少子:指长安一带豪侠子弟。五陵,指长安附近的五个皇族墓地。
  6. 三尺:一尺三寸,约三十二厘米。
  7. 奇勋:特异功勋。
  8. 傅介子:西汉名将傅介子曾出使乌孙,斩大宛王之头而归,后因功封关内侯。
    【赏析】
    这首《少年行》,是一首慷慨激昂的边塞诗,反映了汉代开国功臣名将傅介子为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壮志。诗中以豪迈的笔调描写了傅介子的豪情壮志。
    全诗意脉贯通,一气呵成。开头两句写“儿奴”,即对青年一代的称呼,言其多次背弃诺言,玷污了汉朝天子的尊严,从而激起作者的愤懑之情。以下四句,诗人用强烈的反语,把傅介子描绘成一个刚直不阿、忠勇义烈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他视死如归、誓死报国的凛然正气,同时也表达了他希望统治者能识才重用的迫切心情。结尾二句以傅介子为例,歌颂他单枪匹马、奋勇杀敌的奇勋伟绩,寄寓了诗人对英勇善战的将士们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这首诗在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生动的比喻,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如“五陵年少子”一句,既指长安一带的豪侠子弟,又暗示那些依仗权势、骄横恣肆的贵族子弟;“瞋目而语难”,则用“瞋目”来表明傅介子的愤怒之情;而“五陵年少子”、“报国在一死”,则又从侧面烘托出傅介子的忠勇无畏。这些富有象征意义的词语,使诗歌的思想内容更加深刻,也使诗歌的意境更为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