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巘
巘字献之,其先蜀人,徙居湖州。 宋端明学士子才之子,擢进士第。 官至大理少卿。 子应龙,咸淳进士,元初起教授陵阳州,以上元簿致仕。 当宋亡时,献之已退不任事矣。 一门父子,自为师友,讨论经学,以义理相切磨。 应龙遂以文章大家见推于东南。 是时宋之遗民故老,伊忧抑郁,每托之诗篇以自明其志。 若谢皋羽、林德阳之流,邈乎其不可攀矣。 其他仇仁近、戴帅初辈,犹不免出为儒师,以升斗自给。 献之以先朝耆宿
景定甲子理宗尝以颜曾传道配飨下问词臣越咸淳丁卯昉以曾子子思升侑孔庭盖推本先意也先臣所被宸笔藏之私室会军学撤旧庙崇新阁愿得摹刻其上而某固未敢也府教张君遂诗以成之后之观者将有考于斯文谨用韵以谢 其一
在昔前朝帝问颁,龙楼当日正承颜。 曾思参侑褒崇后,尧舜相传密勿间。 遹骏先猷昭若日,于皇吾道重于山。 老臣独抱乌号痛,不及临雍扈从班
劭农日漫成
白发红颜乌帽翁,年年从尔觅年丰。 争看汉诏来身畔,便觉豳诗在眼中。 且喜畦秧三日雨,莫愁花信几番风。 我今亦是惰游者,不稼而禾愧食功
挽唐学宾
奕世诗书味,端知积庆长。 于人不畦畛,为世作津梁。 肯助鲁修泮,能令齐发棠。 阴功天所相,食报在诸郎。
挽张师道 其二
在昔台州守,先人事分多。 通家能记忆,上冢每来过。 老我病未死,送君情奈何。 贤哉幸有子,健翮看云摩。
挽张师道 其一
少日追杨晏,由来间气钟。 两科无近比,万里有奇逢。 正喜鳌扉重,俄惊鵩舍凶。 輤车方远税,已见若堂封。
挽赵碧兰母刘氏
苗裔真王后,仪型老监同。 庭惟参玉树,气未感秋蓬。 衣制先期具,舟藏半夜空。 故应芳懿在,位刻贲幽宫。
挽姚景春
昔在仙都世,人称善士门。 丘山叹华屋,风雨长孤根。 鹤瘦空馀影,鸿冥更断魂。 植斋书万卷,喜有外孙存。
挽岳君举
五十馀年事,都将作梦看。 早方磨铁砚,老遂葬桐棺。 蚁结途方戒,驹驰岁已阑。 山前一片石,读者为悲酸。
挽亲家孟从吾
东野哭其子,难存百感身。 孤孙犹在抱,行路亦沾巾。 满目家园树,何时泪叶春。 诸生为执绋,良足化乡人。
昆山州淮云院记
余曩屡游姑苏,居多名刹,如大慈、北禅,乃东晋处士戴顒故居,皮日休、陆龟蒙尝避暑赋诗其间;如虎丘,乃吴王阖闾墓,金宝之气化为虎,据墓上,俄化为石,道旁有试剑石,又有剑池,引水以澹大众。他如灵岩穹巃之类,尚多有之。今昆山淮云院,盖顾君信所刱也。顾为淮海崇明之钜族,其上世曰德者至元辛卯来居吴之太仓,庚子,命诸子营菟裘以老,久乃得之古塘之后泾,泾之北清旷平远,绵亘百里,东临沧江,西搰岩阜,真一方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