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巘
贤关夙多士,子独抱遗经。 衣尚旧时褐,眼谁今日青。 直须行万里,未许赴三星。 会友诵佳句,等闲生鹤翎。
重膇嫌卑湿,那堪暑雨稠。 抛书事药裹,敧枕听溪流。 何用摅孤愤,惟宜号四休。 谁能访生死,天际有来舟。
切忌犯正位,须教截众流。 闻钟应已悟,缚律未为遒。 室小才容膝,诗成自点头。 出门忽大笑,明月一天秋。
气岸有如许,当年乃鹖冠。 觅官谈笑易,知己古今难。 膊耸如山瘦,心坚可岁寒。 郎潜有颜驷,博士却儒酸。
八咏楼中景,都从笔下收。 使君容此客,诗卷重于舟。 我颇曾三至,君应倍四愁。 潇湘与章贡,千古只同流。
活计元堪笑,毛群尚见欺。 蹴蔬元匪梦,樊柳竟何裨。 正尔败诸葛,从何捉左慈。 若鞭其后者,犹得养生规。
双径闻钟罢,而今夜熟眠。 事须红日上,身在白云边。 古貌应违俗,高吟不碍禅。 炉头煨芋火,相对各欣然。
鞅掌徒劳耳,人皆羡子闲。 惟甘寄市隐,勿苦忆家山。 街鼓晨眠稳,丹田夜气还。 萧然无一事,意已出区寰。
巘字献之,其先蜀人,徙居湖州。 宋端明学士子才之子,擢进士第。 官至大理少卿。 子应龙,咸淳进士,元初起教授陵阳州,以上元簿致仕。 当宋亡时,献之已退不任事矣。 一门父子,自为师友,讨论经学,以义理相切磨。 应龙遂以文章大家见推于东南。 是时宋之遗民故老,伊忧抑郁,每托之诗篇以自明其志。 若谢皋羽、林德阳之流,邈乎其不可攀矣。 其他仇仁近、戴帅初辈,犹不免出为儒师,以升斗自给。 献之以先朝耆宿
巘字献之,其先蜀人,徙居湖州。 宋端明学士子才之子,擢进士第。 官至大理少卿。 子应龙,咸淳进士,元初起教授陵阳州,以上元簿致仕。 当宋亡时,献之已退不任事矣。 一门父子,自为师友,讨论经学,以义理相切磨。 应龙遂以文章大家见推于东南。 是时宋之遗民故老,伊忧抑郁,每托之诗篇以自明其志。 若谢皋羽、林德阳之流,邈乎其不可攀矣。 其他仇仁近、戴帅初辈,犹不免出为儒师,以升斗自给。 献之以先朝耆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