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祎
王祎的《送绶东归十一首 其十一》是一首描写诗人东归途中情景的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 “归路钱唐莫久留” - 释义:诗人在归途上,不要久留钱塘。 - 关键词注释:钱唐即杭州,古称吴兴,位于浙江省北部,这里用“莫久留”表达了诗人急于回家的心情。 - “西陵渡口趁官舟” - 释义:诗人在西陵渡口乘官船返回家中。 - 关键词注释:西陵即西陵峡,是长江三峡之一
九月八日灞桥戏题 九月八日,灞桥边斜风轻拂。帽影萧萧,我行于此,独倚驴背,任时光荏苒。斜阳下,灞桥如画,美景令人心醉。然而,无人识我,玉堂仙客,竟无人问津。 曾闻孟浩然之名,诗酒风流,才情横溢。然此刻,我独自漫步,无人与我共赏这美景,无人为我解忧,亦无人为我吟诗。我欲言又止,只能默默感叹,当年孟夫子,如今何在? 我自笑红尘中,我自悲红尘外。我欲与天地共长久,却只留一纸空名。我欲与世人同欢笑
【解析】 题干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考查诗歌的鉴赏能力。考生首先要读懂全诗,理解诗的大意,然后分析作者在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最后进行综合赏析。本诗为七言绝句,写客居他乡,风雨之夜,形单影只,孤独难耐之状。前两句写环境,点明时间;后两句写心情,突出孤身一人,形影相吊,只有青灯相伴。 【答案】 译文:客室中风雨交加,夜深人静
注释:门前的柳树绿意盎然,如同乌云聚集。院里的梨花洁白如雪,刚刚绽放出新的花朵。满眼都是春天的美景,但不知是谁占据了这份美丽,还是说有其他人也会来欣赏这美景呢?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前两句通过对门前柳树与梨花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春天的景象。诗人以“绿云屯”形容门前的柳树枝叶繁茂,如同绿色的云团堆积;以“白雪新”形容院里的梨花洁白如雪,刚刚绽放出新的花朵
【注释】 (1)“送绶”三句:指将绶带赠给东归的人。旧宅年深,县治西,萧条门外带荒蹊,意谓故居久废,门庭荒凉。 (2)令尹:官名,春秋时楚国置,为上卿,执掌国政。这里以喻人。 (3)梧桐:落叶乔木,古人常用作高才之士的代称。凤栖:凤凰栖息。这里借喻贤者。 【赏析】这是一首留客诗。诗人因被召还而依依不舍,所以写下这首留别诗,表达自己对朋友的一片深情厚谊。 诗的前两句写主人挽留客人
【注释】: 芳谢:菊花凋谢。菊葩:即菊花,花名。含重露:含有重露。瘦侵:瘦弱的枝条侵入了梧桐叶子的上面。轻霜:初生的细冰。凉宵怯扇:在凉爽的夜晚,怕扇子发出的声音惊动了它。纨素:白绢。将书:把诗写在纸上。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以“芳谢菊葩含重露”开篇,点明季节和时令,为读者展示了一个秋高气爽、百花凋零的画面,为整首诗歌营造了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接着,以“瘦侵梧叶著轻霜”收束
【注释】 东归:向东返回故乡。 十一首:《诗经·小雅》有“四牡騑騑,周道告兮;四牡騑騑,皇路辟兮”之句。后以“东归”为送别诗篇的代称。 户门:门户。这里指诗人的家门。 欲言:想对人说话,表示内心想说而未说的话。 甘旨:美味佳肴。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友人回家时的赠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以及自己对离别的不舍之情。 首句“多年为客倦驰奔”,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自己多年来在外奔波劳碌
【注释】春:春天。 【赏析】此为《无题》之第一首,与友人同赋。首句写酒醉后欢愉的心情和春天的气息;次句写与友人相约晚晴时相聚的愉快心情;三、四句写在落花飞处焚香,燕归时卷起窗帘的情景。 “微醉带欢春意足,密期成约晚晴多。” 【注释】微醉:指微醉之后,形容心情舒畅,非常高兴。 【赏析】首二句描绘了一幅春日饮酒赏景图,诗人微醉之后,带着春天的快乐心情,感到十分满足。而与友人约好晚晴天气晴朗时再聚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找出关键语句,然后结合诗句的意思和上下文加以理解即可。 “残雪喜传三臈信”:喜讯传来了,原来是三封书信!“三臈”,即三缄,封好。“臈”,古书上说,缄是封的意思,三缄就是三封
诗句如下: 一曲清江一畈田,闲居耕钓足长年。 庞公城市何尝入,千古令人说隐贤。 注释:一曲指的是清澈的江水,一畈指的是一块田地,闲居表示居住在一个地方,不忙碌于世事。庞公指的是唐代名臣庞籍,他的事迹被传颂为一个隐逸的贤人。 译文:在清澈的江边,有一个小村庄,我在那里种田和钓鱼,过着宁静的生活。庞公这样的人物,他从未进入繁华的城市,而是选择了隐居,成为了千古流传的隐士典范。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