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温
同事先皇立玉墀,中和旧节又支离。 今朝各自看花处,万里遥知掩泪时。 注释:与同事一同侍立皇帝的台阶,我们共同见证了朝廷的和谐与安宁。现在,尽管我们身处不同的地域,各自欣赏着春天的花朵,但我知道在万里之外,有人正默默地为我们流泪。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与同事共同侍立皇帝台阶的场景,表达了他们对朝廷和谐与安宁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吐蕃别”“星汉纵横车马喧,风摇玉佩烛花繁。”这两句是写别情的。首句“星汉”指银河,用“横”字写出了其壮阔之势;“星汉纵横车马喧”则描绘出一派热闹的场面。“风摇玉佩烛花繁”则是说风摇动着身上佩戴的玉佩,烛光摇曳,映照得满室生辉。这一句中,“玉佩”是代称妻子的首饰,诗人在送别之际,思念之情难以言表,所以特意将妻子身上的饰物摘下
【注释】 吏中:指在县衙中任职。习隐:隐居的意思。跻攀:登高。不扰疲人,便自闲:不让疲惫的人烦劳自己。转忆:想起,怀念。舜祠山:相传舜帝巡游时经过的山名,即舜庙所在之地,又称“南岳”。 【赏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颔联用典,借古讽今,暗寓官场之苦;颈联则由景及情,写出了作者对海阳之事的回忆;尾联以舜祠为背景,表达了对仕途奔波的厌倦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高远开阔,耐人寻味
《题梁宣帝陵二首》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吕温的作品之一,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情感。下面是对该诗逐句的解读和分析: 1. 诗句释义:即雠终自剪 - 即雠:指仇敌或敌对势力。 - 终自剪:终究是自己结束,暗示了对抗或斗争的结果。 - 覆国岂为雄:覆国(覆灭国家)难道只是为了显示英雄气概。 - 假号:借用的名义或头衔。 - 孤城:孤立无援的城市。 - 何殊在甬东:与在东都洛阳有何不同。 2.
【注释】 道州:唐属湖南,即今湖南道县。赴衡州:赴任衡州刺史。酬别:送别。江华:今属广西。毛令:指江华县令。蒲鞭:一种用蒲草做成的小鞭,用以责罚人。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诗人在赴道州时与友人江华县令告别而作的赠答之词。首联写道州物产丰富,土质适宜种植布帛,百姓生活富足;次联说自己虽被贬,但仍然心系百姓,不会因个人受委屈而对百姓有丝毫怨言;末联表示即使自己被贬到边远之地
诗句如下: 沉疴旷十旬,还过直城闉。 老马犹知路,羸童欲怕人。 久隳三径计,更强百年身。 许国将何力,空生衣上尘。 赏析: 这首诗是吕温在中唐时期创作的五言律诗。吕温,字和叔,又字化光,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德宗贞元十四年(798年)进士,次年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后因王叔文政治改革失败而遭贬谪,历任多种官职,最后以道州刺史的身份被贬至衡州
《题梁宣帝陵二首》,吕温,唐代著名文学家。这首诗通过对梁宣帝陵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思考。下面是诗句、译文以及必要的注释: - 诗句:祀夏功何薄,尊周义不成。凄凉庾信赋,千载共伤情。 译文:祭祀夏朝的功德多么微小,推崇周朝的大义却未能成功。凄凉的庾信之赋,千年来让人感到悲哀和伤感。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比祭祀夏朝的功德与推崇周朝大义的失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评价的反思。诗人认为
注释:看,欣赏。浑中丞山,即浑山,在河南辉县西北。桃花初有他客不通晚方得入,意思是说春天的桃花还没有开,而客人却已经来了。因有戏赠,因为要赠送给这位客人。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七绝。作者以轻松幽默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日赏花图。首句写诗人清晨来到浑山,远远听见桃花树下有人在说话笑语。次句写桃花盛开之时,人们还未能来赏花,直到傍晚才得到消息。三四两联则写诗人在桃花开放之前已先一步来到了山上
清质悠悠素彩融,长川迥陆合为空。 - 注释:清雅质朴(清质)的月光与纯白的云朵交融在一起,形成一片明亮的天空。长河、陆地在此处融为一体,显得空旷而寂静。 佳人甚近山城闭,夏夜相望水镜中。 - 注释:那位美丽的女子离得如此之近,仿佛就在我的眼前。在夏夜时分,我隔着水面,只能看到她的倒影,如同一面镜子
【注释】: 嘲黔南观察南卓 终南南太守,南郡在云南。 闲向南亭醉,南风变俗谈。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诗人假托黔南观察南卓的口气,对黔地的风俗进行抨击。 “终南”句,说南卓身为地方官吏,却要学做终南山上的太守。他身居高官,却不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的道理。 “南郡”句,说南卓身为南郡的长官,却住在云南的南亭里喝酒作乐,忘记了自己的职责。 “闲”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