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温
注释:朱邑,为何要这样做呢?桐乡有个古老的祠堂。我内心常常向往的地方,是二郡那些老人的居所。 赏析:朱邑是西汉时期的一个县尉,他为官清廉,不贪不占,以身作则,深受百姓的爱戴。这首诗就是作者在怀念朱邑时写的。“朱邑何为者”,诗人问:“朱邑为何要做这个官?”“桐乡有古祠”,“古祠”指的是朱邑的庙,也就是朱邑的祠堂,这是诗人想象中朱邑的居所。“我心常所慕,二郡老人知。”诗人说:“我内心常常向往的地方
病中自户部员外郎转司封羸卧承新命,优容获所安。 遣儿迎贺客,无力拂尘冠。 偃仰晴轩暖,支离晓镜寒。 那堪报恩去,感激对衰兰。 注释: 病中:指作者因疾病而暂时离开职位,处于养病阶段。 自户部员外郎转司封:从户部员外郎的职位上转任司封(相当于现在的司长)职位。 羸卧:身体瘦弱地躺着。 承新命:接受新的任命。 优容获所安:受到宽待和安慰。 遣儿迎贺客:打发儿子去迎接宾客。 无力:没有力气。 拂尘冠
【注释】 马嘶:马嘶声。白日暮:傍晚时分。剑鸣:剑发出的铿锵声音。秋气:秋天的凉风。无际:没有边际。河上:指黄河之上。徘徊:来回走动。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马嘶和剑鸣时,心中产生的豪迈气概与壮志凌云之情。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首句“马嘶”,点明时间是傍晚;次句“剑鸣”表明这是秋天。 “我心浩无际”一句是说,我的心像无边无际的大海一样。这两句以景衬情,抒发了诗人的豪情。 三
注释:柳州的柳刺史,种柳在江边。 柳管依然在,千秋柳拂天。 译文:柳州的柳刺史,种柳在江边。 柳枝的管子依然在那里(比喻柳刺史的精神长存),千年后的柳树仍然可以拂动天空(象征其政绩永垂不朽)。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嘲柳州柳子厚》,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通过赞美柳刺史的政绩和精神,表达了对其深厚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道州南楼换柱 鸿灾起无朕,有见非前知。 蚁入不足恤,柱倾何可追。 良工操斤斧,沉吟方在斯。 殚材事朽废,曷若新宏规。 【注释】 1、 鸿灾起:比喻大祸临头。 2、 鸿灾起无朕:鸿灾来临,没有征兆。 3、 有见非前知:有了预见却不能预知未来。 4、 蚁入:蚂蚁进入大厦。 5、 柱倾何可追:柱子倒塌,无法挽回。 6、 良工:高明的工匠。 7、 沉吟:沉思。 8、 事朽废:事情被废弃。 9、 曷若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中思归的诗。首句“愁云重拂地”,写旅途中的愁思,用一“重”字点出了这种愁思的程度之深。次句“飞雪乱遥程”,写路途的艰辛。第三句“莫虑前山暗”,化用了王维《宿郑州》诗“暮雪随冰河,晨风与秋草”的意境,意思是不要担心前面有险阻,因为归人的眼睛是雪亮的。最后一句“归人正眼明”,用了一个比喻,把归人比为眼睛,说明归人的目光敏锐,能够洞察一切,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诗句原文与译文对照 《喜俭北至送宗礼南行》赏析 吕温(771~811):唐代著名文学家,以诗歌见长,尤擅五言诗,其诗风清新脱俗,富有时代感。他的作品中常反映出对人生、社会及自然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吕温的作品在当时即已受到广泛关注,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诗词原文 洞庭舟始泊,桂江帆又开。魂从会处断,愁向笑中来。 惝怳看残景,殷勤祝此杯。衡阳刷羽待,成取一行回。 诗意解析 1.
【注释】 和舍弟惜花绝句:写给弟弟的诗,题目叫“绝句”。 无花:即没有花朵。 走马向谁家:意指春天已过,花儿凋零了,又何必去观赏呢? 赏析: 这首诗是写给舍弟的,写去年没有花可赏,今年又看不到花,更听说花儿已经全部凋落了。作者劝他不要去赏花,因为春天已经过去了,春天的花都凋残败落了,再去欣赏有什么意义呢?表达了一种惋惜之情。 首句“去年无花看”点明了时间,说明去年的时候还没有花可以赏
注释: 吐蕃:唐朝时对藏族的称呼。 三五:指十五,农历每月十五日。 穷荒月:荒凉的边远之地的月。 北堂:古代女子的卧室。 回身向暗卧:转身回到暗地里躺下。 不忍见圆光:不忍心看到明亮的月光。因为月光是圆的,而自己又躲在暗处,所以不忍见。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位女子在月夜下偷偷地躲藏在暗处的情景。她的心情复杂,既有对光明的恐惧,又有对黑暗的厌恶,更有对爱情的渴望和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解析】 本题考查对全诗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分析把握能力。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主旨,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