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瑞隆
【注释】 梅花:指梅花树的花。子明:诗人的表兄。诸子:这里指诗人的朋友。冰心:比喻坚贞纯洁的品德。 【赏析】 “几枝如玉倚嶙峋”,写梅花的洁白和傲然独立。梅花的枝叶,晶莹似玉,挺拔不屈,在岩石上显得格外高峻、清秀。“倚”字用得极妙。 “春色秋容总未真”。这两句是说,春天的景色,秋天的情致,都是无法真实地表现出来的,只能通过想象去感受。诗人用“总未真”强调了梅花的纯洁高雅。 “一片冰心关不住”句中
``` 扁舟片月引飞鸿,为尔吹箫清夜中。 自是露荷圆不得,空馀幽恨落花红。 诗句释义: 1. 扁舟片月引飞鸿:描述一个夜晚,一艘小船在月光下划行,吸引了一群飞翔的大雁。这里的“扁舟”指的是小船,而“片月”则意味着明亮的月亮,营造出宁静又美丽的画面。 2. 为尔吹箫清夜中:诗人似乎在向飞来的大雁吹奏箫声,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3. 自是露荷圆不得
这首诗的意境非常美,充满了历史的痕迹和深深的情感。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1. 洛妃留梦感陈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洛妃(古代的一个美女)在梦中感受到了陈王(指陈后主)的爱意,这是一种深深的情感交流。洛妃和陈王的爱情是历史上的一大佳话,他们的爱情故事被后人广为传颂。 2. 巫女登台望楚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一位女巫登上高台,望着楚国的都城襄樊。巫女的形象在这里象征着神秘和超自然的力量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默写能力。要求考生根据语境与诗文内容,将诗文中的易错字、通假字、形似字等进行辨识和修改。注意“凌”“啸”的书写。 【答案】 满目凄凉。秋色萧瑟,荒草丛生;隐士之辈,志向高洁。诗罢凭高,清啸长鸣,满室明月
【注释】 四更月:夜很深时月亮刚露出来。 十月风高朔气新,画楼深夜月无尘。 “十月”:农历十月初。朔(shuò):每月初一为朔日,即月初一日,也指农历月份的开始。 “风高”:风势很大。 “画楼”:有彩绘的高楼。 “深夜”:天很黑的时候。 “月无尘”:月光很明亮,没有灰尘。 直疑悬镜青天上,万里寒光抱玉人。 “直疑”、“悬镜”:好像镜子一样挂在天上。 “抱”:拥抱、环绕之意。 “玉人”:美女。
诗句解读 《赠兰姬》伍瑞隆 【译文】 嫌将金粉斗春风,独撷兰英向月中。 但愿君王采香去,更无人到馆娃宫。 【注释】 嫌将金粉:以金粉为比,形容其美丽或珍贵,此处可能指的是兰姬的美丽。金粉:指华丽的装饰,常用于形容女子的美貌和高贵气质。斗春风:与春风争斗,形容兰花与春风相争,展现出独特的魅力。独撷兰英:独自采摘兰花的花蕊,表现出对兰的珍视之情。向月中:指向着月光照耀的地方,象征着清雅、高洁。
``` 梦后书事六首 十二青楼夹路斜,窗前杨柳上仙家。 自从跨鹤归何处,零落东风第一花。 注释: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描述了十二座青楼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道路两旁,每座楼前都种着一株杨柳树。这象征着诗中的主人公曾经的生活环境与经历。第三句“自从跨鹤归何处”暗示了主人公已经离开了原来的生活环境,不再回来继续这样的生活。最后一句“零落东风第一花”则表达了主人公的孤独和无助,他像那凋零的花朵一样
注释: 鸳枕词:即《鸳鸯枕头》,一首闺怨诗。流澌:冰溜,比喻眼泪。疏影:稀疏的影子。潸潸:流泪的样子。春城:指京城长安。秦楼:指唐时长安的烟花之地,即妓女居处。凤箫侣:吹奏凤箫的情侣。漫劳:枉自,白费。清梦:美好的梦境。花间:妓院,这里指女子居所。赏析:这首《鸳鸯枕头》是一首闺怨诗,表达了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绘春城之景
梦后书事六首/伍瑞隆隔岸谁家花满蹊,水亭东畔石桥西。 缄书莫道思君恶,绿水红莲一夜齐。 注释:在溪流的东岸,有一个美丽的人家,门前的花丛盛开,覆盖了通往水亭的小径。我给远方的朋友寄去了书信,希望他们不要因为思念我而烦恼。夜晚,月光洒在清澈的河水和盛开的荷花上,映照出一幅和谐的画面。 译文:溪边有人家,花香扑鼻。水亭旁,石桥横卧。书信传来,勿言忧思。月下清波,夜绽红花。 赏析
【诗句释义】 四更月:夜已四更,月亮高照。四更,指夜里的第四更,也就是半夜时分。 满地清寒皎欲凝:满地都是清冷寒冷,月光明亮得好像凝固住了。清寒,形容天气寒冷。皎,明亮的样子。 怜光应为灭兰灯:我怜惜这明亮的月光,应该把它从熄灭的灯笼上赶走吧。怜,爱的意思。兰灯,一种用兰花做成的灯。 谁知身在冰壶里:谁知道我此刻正身处在冰清玉洁的冰壶之中。冰壶,古代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