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用之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全诗的内容,包括诗歌的主题、思想情感、意象、意境、手法、语言特点等;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如描写方法、表达的情感、修辞手法等。本题中,“剑气徒劳望斗牛,故人别后阻仙舟。”意思是:剑气在天边徒劳地遥望斗牛星,因友人已离去,我在天河之畔滞留不得归去的孤舟上。这两句以夸张的手法写自己因思念友人而产生的孤独惆怅
注释: 1. 国风千载务重华,须逐浮云背若耶。 注释:国家的传统诗歌(国风)千年以来一直被重视,我必须追随浮云,背离了若耶山。 2. 无地可归堪种玉,有天教上且乘槎。 注释:没有地方可以回去,只能种植美玉,上天让我乘着木筏前往仙界。 3. 白纶巾卸苏门月,红锦衣裁御苑花。 注释:白色的头巾卸下了苏门山的月亮,红色的锦衣裁剪了御苑中的花朵。 4. 他日成都却回首,东山看取谢鲲家。 注释
诗句释义 1 雕鹗途程在碧天:雕(鹰)和鹗(鹰的一种,也称作“枭”)是两种不同的猛禽,这里指代朋友。雕鹗的旅途在碧天之间,形容其旅程遥远而高远。碧天,即清澈明亮的天空。 2. 彩衣东去复何言:彩衣,通常指华美的服装,此处可能指的是友人所穿的华丽服饰。东去,指向东离去或离开。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时的情景描写,用“何言”表达离别时的无奈和感慨。 3. 二千宾客旧知己:二千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诗的全文如下: 孤云无定鹤辞巢,自负焦桐不说劳。 服药几年期碧落,验符何处咒丹毫。 子陵山晓红云密,青草湖平雪浪高。 从此人稀见踪迹,还应选地种仙桃。 注释: 1. 孤云无定:意思是说孤云没有固定的居所,比喻事物无常,没有固定的地方。 2. 自负焦桐:焦桐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奇的树木,据说用它的叶子泡酒可以使人长生不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道士自认为有这种神奇的能力
译文: 碧江头与白云门,别后秋霜点鬓根。 长记学禅青石寺,最思共醉落花村。 林间竹有湘妃泪,窗外禽多杜宇魂。 未棹扁舟重回首,采薇收橘不堪论。 注释: 忆南中:回忆起在南方的生活。 碧江头与白云门:在清澈的江边和白云般飘渺的山门相送,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 别后秋霜点鬓根:分别后的秋天,萧瑟的风霜已经染白了诗人的鬓发,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 长记学禅青石寺
这首诗是寄给友人的,通过诗歌表达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病多慵引架书看,官职无才思已阑。 穴凤瑞时来却易,人龙别后见何难。 琴樽风月闲生计,金玉松筠旧岁寒。 早晚烟村碧江畔,挂罾重对蓼花滩。 注释: 1. 病多慵引架书看:生病多,懒于读书。 2. 官职无才思已阑:没有才能和想法,思考已经停止。 3. 穴凤瑞时来却易:凤凰的祥瑞之兆到来容易。 4. 人龙别后见何难:比喻友人离去后重逢困难重重。
别雒下一二知己 金鼎光辉照雪袍,雒阳春梦忆波涛。 尘埃满眼人情异,风雨前程马足劳。 接塞峨眉通蜀险,过山仙掌倚秦高。 别来无限幽求子,应笑区区味六韬。 注释: 1. 金鼎光辉照雪袍:金鼎(古代的一种炊具),光辉(光芒)。雪袍(一种白色的官服)。 2. 雒阳春梦忆波涛:雒阳(洛阳的古称),春梦(比喻过去美好的时光或记忆)。波涛(指黄河水浪)。 3. 尘埃满眼人情异:尘埃满天
闲居寄陈山人 闲居何处得闲名,坐掩衡茅损性灵。 破梦晓钟闻竹寺,沁心秋雨浸莎庭。 瓮边难负千杯绿,海上终眠万仞青。 珍重先生全太古,应看名利似浮萍。 注释: 1. 闲居何处得闲名:在何处可以安享闲暇的名声? 2. 坐掩衡茅损性灵:坐着遮蔽着衡茅,损害了本性和灵性。 3. 破梦晓钟闻竹寺:在破梦中听到清晨的钟声,是在竹制的寺庙中听到的。 4. 沁心秋雨浸莎庭:秋雨渗入心灵,浸润着庭院中的莎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所作的《赠索处士》。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事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索处士的深情怀念。 赠索处士(注释:向索处士致赠) 不将桂子种诸天,长得寻君水石边。 玄豹夜寒和雾隐,骊龙春暖抱珠眠。 山中宰相陶弘景,洞里真人葛稚川。 一度相思一惆怅,水寒烟澹落花前。 译文: 我不把桂花种到天上,而是种在了你的水边石头旁。 夜晚寒冷的时候,玄豹会躲进雾中;春天温暖时,骊龙会抱着珍珠入睡
【注释】: 1. 钵略城(今河北蠡县):汉初置,治所在今河北省蠡县西北。 2. 日欲西:太阳快要落山了。 3. 游人:过客。 4. 却忆:反而想起。 5. 旧山归:指故乡。 6. 黏步:粘住了脚步。 7. 雕鹗(è):雕,猛禽;鹗,一种大型猛禽,这里借指猎鹰。盘:盘旋飞翔。 8. 边气薄:边塞的寒气逼人。 9. 戍楼:瞭望敌营的堡垒。 10. 横行总是男儿事:指男儿大丈夫应该建功立业。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