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一元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薰炉参鼻观":在香炉前静心冥想,观察鼻孔中呼吸的气息。 2. "蒲团伴法喜":坐在蒲团上,感受内心的喜悦和平和。 3. "闭门风叶堆":关上门窗,外面的风把树叶吹得很乱。 4. "半月书不理":因为沉迷于内心的平和与喜悦,所以对外界的书籍视而不见。 译文: - 在香炉前静思,观照鼻孔中的气流,感受平静。 - 坐在蒲团上,享受内心的宁静和喜悦。 - 关上门窗
【注释】 容成:传说中古代帝王,名叫神农。觉么虫:指一种虫,相传这种虫有感应之性。盘特:即《庄子》中的“庖丁解牛”故事中的人物,姓赵名盘,字子期。两句:二句,指《庄子·天运》篇中的“二句”寓言:“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犹有所可以实。” 结茅:搭盖茅草屋。双松树:指松树并生,比喻夫妻相亲相爱。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寓意的七言绝句。首句写诗人听说了一则关于容成、觉么虫的故事后产生的想法
【注解】: 春日,春天的景色。惠山,即惠山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东北郊。一径野花落孤村,指春日里的小路旁野花凋零。衍韵,诗歌的韵律。次第得诗十首,依次写成的十个诗篇。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春天游玩时有感而发的一首写景之作。诗中通过对惠山寺周围自然风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景色的感受和赞美。 “闲抚溪边石,坐谈竹下门。”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在惠山附近散步时的情景。他悠闲地抚摸着溪边的石头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思想感情和技巧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主要元素,根据题目所给信息点筛选出相关的语句,并结合注释作具体分析即可。本题要求“赏析”,考生可结合全诗内容,从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案】 译文:放下杖子坐在松树根上,在烟云缭绕的地方寻觅句子。我得意地酬答了青山,喝了一捧山泉水。 注释:“衍韵”指诗人因受困而无法写出新意
注释:春日游览惠山以杜甫《春水生衍韵》的意境作诗十首,其中最后一首未完成。 译文:春游惠山,看到满地野花和孤村的景象,感受到春水的生机,我吟诵了这首诗。 赏析:诗人在游览惠山的过程中,看到了满地的野花、孤村以及春水,这些自然景色都让人感到愉悦和满足。然而,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变化。因此,他选择以杜甫《春水生衍韵》的意境为蓝本,创作了这首诗。
【注释】: 长风吹去棹:长风指的是强劲的风,棹是划船用的工具,这里指代毛应奎。 万里客星孤:指毛应奎像天上的星星一样远行在外,孤独一人。 何物为君赠,桐江画作图:你将我送给你的桐江画作为什么礼物呢? 【赏析】: 此诗写诗人被召赴任途中,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长风吹去”四字,写出了诗人在江边停泊时所见的景象;而“何物为君赠”则点明诗人所送的是一幅画。画面上描绘的正是严陵钓台的风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时,首先理解诗句内容,然后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作答。 “谁将一拳石”,是说谁把一块拳头大的石头抛掷到湖边。诗人通过“孤山”这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被抛掷的石头的不满,以及对抛弃他的人的感情。 “老梅盘拿春”,是说梅花在冬去春来的时候,依然顽强地生存着。诗人以梅花的顽强生存比喻自己坚韧不拔的性格,同时也表达了对被弃置的石头的愤慨。
注释:春天里去惠山游玩,我独自漫步在野花丛中。春水滋润着大地,溪流哗哗流淌。 短小的马鞭时时用来寻找诗句,高远的志向让我自己领受春天。山间的鸟儿不要飞走,我是住在这里的人。 赏析:《惠山春游》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此诗描写作者游览惠山时所见美景,抒发了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前二句写山径、野花、孤村和春水,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春日山水图。“短策”两句写春光明媚,春意盎然,诗人心情舒畅,悠然自得
【注释】 秋夜:秋天夜晚。晏(yàn)坐:安坐、静坐。推窗:推开窗户。一吟:一声诗韵。白鹤:白色羽毛的仙鹤。不见:消失。月明:月光明亮。秋满林:秋意浓密满园。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七言绝句。全诗语言平淡,却有韵味。 首句“道人晏坐起”,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为下文作铺垫,使读者产生一种期待感。“推窗时一吟”一句,是说诗人推开窗户,听到一声诗韵,原来是道人正在吟诵诗篇。“推窗”、“一吟”等词
春日游惠山以老杜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衍韵次第得诗十首 半里同井臼,数家带篱落。 溪翁留白鱼,社友移新箨。 注释:在惠山游览时,我与当地的人们一起劳作。他们住在几户人家的附近,周围是篱笆和竹子。溪边的老翁留下了一群白色的鱼,而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则将新笋移植到了别处。赏析:此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去惠山游玩时的所见所闻,展现了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首句“半里同井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