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一元
春天的景色十分明媚,野花遍布山野小路。 梅事已过一半,春水潺潺流过村落。 没有载酒游赏的人,白日匆匆离去更疾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长吟独坐思冲冲 - “长吟”表示长时间的低语或咏叹,这里可能指诗人沉思时发出的声音。 - “思冲冲”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活动,可能是对某种情感、思想或理想的深刻思考。 赏析: 此句描绘了诗人独自沉思的形象,展现了其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深沉的思考。 2. 回首江湖梦寐中 - “回首”指的是回顾过去,“江湖”常用来比喻广阔的世界或生活经历。 -
【注释】 靖江:古郡名,在今江苏北部、安徽南部。道中:路上。落日精灵语:落日像精灵一样地诉说着什么。空山:空空的山岭。旅客:过客,诗人自指。惊:惊动。沙寒留鹭影:风大使沙子变得寒冷,留下鹭鸶的倒影。沙寒留:沙上的寒冷。鹭影:即“鹭痕”,即鹭鸶在水中留下的痕迹。走江声:江水奔流的声音。走:流动的样子。 赏析: 诗写旅途所见,表现了旅途的艰难和对自然的热爱。首句写日暮时分,诗人行走在山路上
诗句:客中此日逢佳节,扶醉来登千树林。 译文:在异乡的这一天遇到了节日,我摇摇晃晃地来到这片树林。 注释:客中:在外地做客。此时正值佳节,诗人因饮酒过量而踉跄步履。扶醉:指喝得酩酊大醉,摇摇晃晃。登千树林:登上这片树林。这里的“千林”指的是茂密的树林。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南屏山游览时所写。他通过描绘秋日里树林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在异乡孤独的感受
注释:解开衣服坐下来在渔梁,水风轻轻吹拂着。月夜明亮却看不见人,幽静的竹林里传来阵阵虫鸣。 赏析:诗中描绘了一种宁静、幽深的夜景。诗人坐在渔梁上,解开衣襟,任由微风轻拂。在这宁静的时刻,月光洒满大地,却无法照亮诗人的身影,只能映照着周围的幽暗环境,显得格外清幽。诗人独自坐在这幽静的环境中,听着远处竹林中的虫鸣声,仿佛是大自然在与诗人交流。这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渲染
这是一首描绘道人生活、志趣的五言古诗。以下是逐句释义和翻译: 1. 道人黄山梅花仙,瘦骨崚嶒神苍然。 注释:这位道人在黄山上种植着梅花,他的身材瘦弱但精神矍铄。 2. 饮泉坐石幽涧底,衣草食木青厓边。 注释:他在泉水旁的石头上静坐,吃着草和树根。 3. 汊川风物久作计,工部家学犹堪传。 注释:他长期生活在汊川,那里的风景和人文传统让他受益良多。 4. 夜深兀坐松月静,独鹤一声柴庵前。
注释:江面上的沙砾在寒冷的雨中喧哗,枫树根下拉起了钓竿。菰蒲和烟火起于水中,隔着水的是渔家。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画面。首句以"沙砾喧寒雨"开篇,营造出了冷清而又寂静的氛围。接着以"枫根挽钓楂"来渲染气氛,使人感到一丝凄凉与孤寂。然后以"菰蒲起烟火,隔水是渔家"来过渡,展现出渔家的勤劳与朴实,给人以生活的希望与温暖
【注释】 过陈进士遂初湖上草堂:经过陈进士遂初湖上的草堂。遂初,取意于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寓含诗人高风亮节之意。 盛年射策怜吾子:我年轻时曾以对策之才得到皇上赏识,可惜英年早逝。射策,古代科举的一种考试方式,以策问为试,即用策问的方式考试。 早卜茅堂湖水涯:早年就已打算在湖水边建造一座茅草屋。卜,占卜,选择。 卧病沧洲心自得:卧病在床时心情十分宁静自得。沧洲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忆郑继之” - 这句诗直接提到了“郑继之”,很可能是诗人对一位朋友或前辈的怀念。 2. “年来苦忆郑夫子,独坐幽林兴转孤” - “郑夫子”可能指的是郑姓的老师或前辈,而“苦忆”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 “独坐幽林”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静的树林中的场景,增添了一种孤独的氛围。 - “兴转孤”意味着诗人的情绪变得孤独,可能是由于思念的缘故,感到孤单和失落。
夜坐 中庭露下湿征裾,独起苍茫伫望馀。 河汉夜深人语静,海门潮上月华初。 盛时去国愁难破,看剑烧灯气未疏。 三载相看隔南越,故山戎马久无书。 注释: - 中庭露下湿征裾:指在庭院里坐着,露水打湿了衣服。征裾,指穿着的衣襟。 - 独起苍茫伫望馀:独自起身,望着远方的余晖。 - 河汉夜深人语静:天河深夜寂静无声,只有人语声也安静下来。 - 海门潮上月华初:海边的潮水上涨,月光照耀着海面上的波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