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元晋
别天池余廉宪 花底开尊月半弦,白头相会更何年。 莫言离恨非因月,只照离筵便惘然。 注释: 1. 花底开尊:在花开如簇的背景下,举杯畅饮,享受美好时光。 2. 半弦:月亮的一半,形容月光的柔和与美丽。 3. 白头相会:晚年再次相聚,表达对彼此深深的思念。 4. 更何年:何时再能相见。 5. 莫言离恨:不要说因为离别而产生的恨意。 6. 非因月:不是因为月亮而感到痛苦。 7. 只照离筵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诰封宜人先慈生辰感述”,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的意境,最后分析诗人的情感。注意要抓住诗歌的关键词进行分析。 “风木声悲入夜堂”,意思是:风吹树叶发出哀伤的声响,夜晚进入厅堂,听到凄凉的声音
注释: 霁霜玉笛满城头,晓探寒花劲气浮。 ——清晨的霜冻让玉笛声充满整个城市,清晨时我探访那些坚韧而顽强的梅花。 恰是老梅屯雪阵,先将游骑骋清秋。 ——恰好是那些年岁已高的老梅聚集成雪堆,它们先于其他花朵开放在秋季。 赏析: 这首咏物诗以“梅”为题,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描绘,赞美了其坚贞不屈的精神品格。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得梅花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同时
【注释】 诰封宜人:朝廷封赠的夫人。先慈生辰:指母亲生辰日。感述:抒发感慨。 痴儿:愚笨的儿子,比喻儿子对母亲的思念和爱戴。寸草心:形容孝子对母亲的一片忠心。何心:有什么心思,什么心意。泪拭衣痕旧线深:泪水浸湿了衣襟,留下了深深的衣痕,说明儿女为母亲的辛劳与思念。 碧空如水夜沉沉:天空如同清澈的水一样,夜色深沉,暗喻儿女思念母亲的心情沉重,无法排解。 【赏析】
【注释】 庭菊:庭院中的菊花。冬蕊:冬天开放的花朵。寒英:指秋天的菊花。一径:一路,一条小道。芳:芳香。畏炎:怕热。时复捍骄阳:时而抵御炎热。客来:客人到来。休讶(yà):别致,不同一般。秋容:秋天的景色。晚:傍晚时分。战罢严霜:经过严寒的霜冻。见异香:散发出异样的香气。 【赏析】 “种得寒英一径芳”,种下一株寒英,一路上都是清香。“畏炎时复捍骄阳。”菊花不怕炎热,抵御着太阳光直射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主要描绘了庭中冬日盛开的菊花。首句“翠枝珠蕊晚尤奇”,以“翠枝”形容冬日的菊花色彩鲜艳,如同翡翠一般美丽;“珠蕊”则形容菊花的花蕊犹如珍珠般晶莹剔透。次句“开待寒梅欲吐时”,描绘了菊花在寒冷的冬日中独自开放,仿佛在等待着寒梅的绽放。第三句“似傲清霜犹未足”,进一步描绘了菊花在严寒中依然傲然挺立,不畏惧寒冷的风霜。尾句“更扶雪色峙东篱”
【注释】: - 别天池余廉宪 - 别天池:离开九华山天池。 - 余廉宪:诗人自指,廉宪是作者的字或号。 - 九华山下试春衣 -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南部的一座著名佛教名山,这里也是作者生活和创作的地方。 - 试春衣:春天到来时,人们会穿上新的衣服去郊游,这里的“试”可以理解为尝试、穿戴的意思。 - 还忆看春共昔时 - 还忆:回想过去。 - 看春:观赏春天的景象。 - 共昔时
注释: 客心如水日东倾,意思是客居他乡的心情如同平静的水面,随着太阳的升起而倾斜。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在异地他乡的孤独和无奈。 六载归来快此情,意思是六年后的今天,诗人终于回到了故乡,感到无比的喜悦和解脱。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 何许益州犹待梦,更烦他雨付新声,意思是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益州(指故乡),还像梦中一样等待。更加令人烦恼的是,他希望听到家乡的风雨声
【释义】龙溪水深而且清,下面有一条老龙在鸣叫。 【译文】龙的鸣叫声深沉而清晰,不像鸟儿那样悦耳。 【注释】龙溪:指流过龙溪县的龙溪河。老龙:指龙溪河中的一条大鱼,传说为龙所化。 【赏析】“龙溪深且清,下有老龙鸣”,这是对龙溪河水和水中生物的描述。这里的“深”指的是龙溪河的水很深,“清”指的是龙溪河的水很清澈。而“老龙”则是指龙溪河中的一条大鱼,据说这条大鱼是龙所化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脱将豸服换黄冠:豸服,是古代官员的官服,这里指代官职。黄冠,是道教的头饰,这里指道士的帽子。脱下官服戴上道帽,表示放弃仕途,归隐山林。 2. 里巷无车出亦安:里巷,是指平民百姓居住的地方。无车,是指没有马车。出也,是外出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使没有马车外出,也能过上安定的生活。 3. 明月半岩松露滴:明月,是明亮的月光。半岩,是指在山崖边。松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