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凤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 树萱吟 树萱北堂戺,翠叶何葳蕤。 深沾雨露恩,恐遭霜雪萎。 昔年初种时,短短根在土。 今年已着花,蕊擘金钗股。 花开仅十日,亲寿期千春。 常怀岁月迈,未报鞠育仁。 谁言可忘忧,离忧转如积。 临行绕萱丛,露濡彩衣湿。 翻译: 树木在北堂前摇曳生长,茂盛的叶子何其繁茂。 深深沐浴着雨水和露水的恩泽,却可能因霜雪的侵袭而枯萎。 当初刚种下时
古诗原文: 彩衣兮般般,游子归兮慈母欢。 彩衣兮楚楚,游子去兮母心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游子离家的场景,通过对比母亲的欢喜与离别的悲伤,展现了母子之间的深厚情感。诗中运用生动的比喻,如“彩衣兮般般”与“彩衣兮楚楚”,形象地表达了游子归来时的喜悦与离去时的哀愁,以及母亲内心的复杂情绪。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深切体会到游子与母亲之间的深情厚谊
【注释】: 树中草:指生于树根的草。 野草附树青,蟠根空穴里:野草依附于树根而生长,它的根盘曲深入洞穴之中。 虽蒙雨露濡,柔叶易枯死:虽然受到雨露的滋润,但柔嫩的枝叶很容易枯死。 嗟尔亦何情,失地犹贪生:你(指野草)又有什么情思呢?失去生长的地方(如树根),仍然贪图生存。 不如培厚土,芊芊自欣荣:与其依赖树木,不如培养肥沃的土地,这样就能茁壮成长,充满生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野草与树木的关系
【注释】 绿水:指曲江。曲江,即曲江池。比目鱼: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鱼,形状像两只眼睛,所以称比目鱼。 【赏析】 这首诗是写景抒情的。诗人在游曲江时,见一潭碧水,水面清澈见底,水中有鱼儿在嬉戏,便联想到《诗经·关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这里以“同目复同心”的比目鱼来暗喻“窈窕淑女”,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优美清新
游子吟 早晨为远行的儿子吟诵, 傍晚怀着儿子的悲伤。 儿子去的日子已久远, 慈母依然将儿依偎。 注释: 1. 朝为游子吟:早晨为远行的儿子吟诵,表达对儿子即将离家的担忧和不舍。 2. 暮怀游子悲:傍晚怀着儿子的悲伤,表达了对儿子离去后可能面临的困境和挑战的担忧。 3. 游子去日远:儿子去的地方距离遥远,意味着他可能会遭遇很多困难和挑战。 4. 慈母将俦依:慈母依然会像往常一样依偎在儿子身边
鸣雁篇 - 雁鸣嘹唳穿云飞:大雁在天空中鸣叫,其声音嘹亮而尖锐。“嘹唳”形容雁叫声响亮而有节奏。 - 秋风吹老黄芦枝:秋天的风使芦苇变黄,枯萎。“秋风吹老”描绘秋风带来的凄凉景象。 - 江南江北九月时:描述江南和江北地区在九月时的特定景象。“江南江北”指中国的地理区域,“九月时”指秋季。 - 水田菰米食可肥:在水田里种植的菰(一种水生植物)可以吃,而且营养丰富。这里的菰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
黄山谣 黄山之高,高倚天,三十六峰含紫烟。秋空浸月,开金莲,浮邱容成久飞仙。至今尚涌朱砂泉,二仙一笑三千年。 海枯石烂,陵谷迁,蓬瀛嬉戏何时还。丹室空閟青瑶编,猿吟啾啾鹤翩翩。山灵谁主?空凄然,句曲有客抛尘缘。卧云岁久志益坚,御风复返三茅巅。下视齐州九点烟,此诗描绘了黄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译文: 黄山之高,高得直插云霄,三十六座山峰笼罩在紫色烟雾中。秋天的天空映衬着月亮
【注释】 洞天:道教称仙人居住的地方。三十六洞天,传说是三十六座神仙的居处。 茆家兄弟:指茅山道士兄弟。句曲:在今江苏镇江市北,有句曲山、句曲池等名胜古迹。这里泛指茅山。 虹光:彩虹的光。贯斗牛:穿斗牛宿,即指穿北斗七星。药炉九转还丹伏:炼丹成功。药炉为古代炼制丹药的器具,九转犹言九次。 三峰:指句曲山有三座高峰。直走如惊龙:形容山峰陡峭。 落日倒射青芙蓉:太阳落下,照在青芙蓉花上。芙蓉即荷花。
这首诗是关于董宣(字圣和)的故事,他是汉顺帝时的一位官员,以其正直和刚毅闻名。这首诗描述了董宣如何勇敢地面对权贵,保护正义,并赢得了百姓的尊敬。 1. 湖阳公主国懿亲 —— 湖阳公主是东汉顺帝刘保的皇后邓绥所生的女儿,后来被封为公主。这里的“国懿亲”可能是指这位公主在国家中的地位和家族的声望。 2. 白日故纵奴杀人 —— 这里指的是湖阳公主放纵她的奴仆杀人。"白日"可能是指白天发生的事
这首诗的作者李贺,他的诗风格独特,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枯木的坚韧和不屈,以及大自然的力量。 诗句释义: 营邱枯木天下无,笔端造化何荣枯。 想当盘礴欲画际,天为助兴神为驱。 邓林已化防风骨,沧海乍出珊瑚株。 良材何异徂徕产,大用不值明堂需。 自怜形质赦斤斧,岂叹薪爨供樵苏。 万牛回首力未许,独匠指顾心难图。 空遗偃蹇蔽村野,白石凿凿泉呜呜。 枯梢似挂瘦蛇影,乱叶恍茁乖龙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