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诩
【注释】 法性寺——法性寺,位于少林寺西面,是禅宗祖庭之一。 碧眼少林专面壁:碧眼指少林寺僧人的面庞像碧色一样,少林指少林寺。 西来意旨本无传:西来的佛教意旨原本就没有流传下来。 翩翩只履西归去:翩翩指轻盈、飘逸的样子,只履指独行。这里用来形容禅师独自离去,留下桃花供人参禅。 留下桃花备问禅:留下了桃花供人参禅,询问禅理。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禅宗祖庭法性寺的特点和意境。首句“碧眼少林专面壁”
白云深处款禅关,占尽人间第一闲。 注释:在白云深处有一个寺庙,那里是修行禅意的所在,也是人们最向往的地方。这里可以让人暂时忘却世间的烦恼和喧嚣,找到一种内心的宁静和放松。 都道白云堪作雨,白云依旧罩青山。 注释:大家都说白云可以作为降雨,但其实白云并没有真正的力量去改变天气。白云只是静静地覆盖在山峦之上,为青山增添了一抹美丽的风景线。它并不需要做出什么行动,就能给大自然带来一份美丽和宁静。 赏析
【注释】: 涧水长流若个添,山花卖弄舞腰纤。 笙歌断续来何处,新月斜钩一片帘。 【赏析】: 这首小诗是作者游历山水之作。诗中写景、抒情和写意相结合,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情感通过景物的刻画表达出来。 “大小水帘洞”,这是诗人在山间游览时所看到的美景。大水帘洞与小水帘洞各有特色,大水帘洞口大,水流湍急,而小水帘洞口小,水流平缓,景色各异,各有千秋。 “涧水长流若个添”
百可亭 咬得菜根方百可,养心寡欲老偏宜。 拔葵世想公仪子,鬻犬谁非吴隐之。 注释:咬下菜根才能品尝到食物的味道,这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养护心灵,减少欲望,能使人更加长寿和健康。拔除杂草就像古代的公仪子,舍弃宠物就像古代的吴隐之。 赏析:诗人以“咬得菜根方百可”起头,寓意着人生的道路虽然坎坷,但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就能够达到成功的境界。而“养心寡欲老偏宜”,则是告诉我们要懂得珍惜时间
诗句原文: 娉婷瑶水一枝花,二八青春碧藕芽。 自是生前带仙骨,底须勾漏觅丹砂。 注释解释: - 娉婷瑶水一枝花:形容女子美丽如花,如同从瑶池中采摘的一朵盛开的花。 - 二八青春碧藕芽:描述女子正值年轻貌美,如同嫩绿的莲藕芽般清新可爱。 - 自是生前带仙骨:暗示女子天生就有超凡脱俗的气质和气质。 - 底须勾漏觅丹砂:表示要寻找一种神奇的丹药,以增强或改变其内在的品质或外貌。 赏析:
云母井六首 紫云何处耸三台,第见千门万户开。 碧玉楼中春色早,瑶台仙子下凡来。 别去井边遗一舄,不知谁解着将来。 仙踪难觅,只留传说在人间。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仙女在人间留下的美好记忆。首句“紫云何处耸三台”,以紫云为引子,形象地勾勒出仙境的宏伟与神秘;次句“第见千门万户开”,则是对人间繁华的生动写照,展现了天地之间、仙凡之间的和谐共存。第三句“别去井边遗一舄”,则透露出一种别离的伤感
【注释】 百尺:形容瀑布高峻。 水帘:指瀑布的水从岩石上倾泻下来,像白色的绢帛一样,随风飘洒下来,犹如帘子一般。 飞白虹:形容瀑布水流强劲有力,声如雷鸣。 笙箫:乐器名。古代传说中有凤鸟衔着笙、箫等乐器到昆仑山去演奏,因此笙、箫在古人心目中是吉祥的象征。松柏:松树、柏树,常青不衰。这里用比喻来写瀑布的景色。 天风:天上的风,这里代指松柏和笙、箫的声音。 何时:什么时候。跨鹤
注释: 岭南第一楼:指位于岭南的著名建筑——广州的陈家祠。 五仙胜迹坡山岑:五仙山上有众多著名的胜迹,其中以陈氏家族的祠堂最为突出。 第一楼高冠古今:陈家祠堂的建筑高度在当时和现在都堪称一绝,是古代建筑中的佼佼者。 记得扁舟湖口过:诗人在湖口渡过小船时,曾来到陈家祠前。 噌吰枕畔有鲸音:夜晚,湖口的波浪声如同鲸鱼的歌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岭南第一楼——陈家祠的赞美之作
云母井六首 弱水蓬莱几浅清,尚缘尘绊恼人情。 撒手瑶池归去晚,一场春梦又分明。 注释:这六首诗是明代诗人张诩的作品,每首都描绘了云母井的不同景象和感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云母井的感慨之情。 赏析: 第一首“弱水蓬莱几浅清”,描绘了云母井的清澈与纯净之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间纷扰和世俗情感的无奈。第二首“尚缘尘绊恼人情”,则表达了作者在云母井旁感叹世间红尘俗事,让人心生烦恼
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来仪,凤去还来世不知。 仙郎着处见题诗,方今天子当年舜。 注释:在凤凰台上见到凤凰,不知道是真是假。仙郎(即王子乔)在这里停留过,留下了题诗。如今天子就是当年的舜帝。赏析:这首诗是李白在开元十四年(726年)春天游历长安时所作。他来到长安后,心情十分激动,于是便写了一首《凤凰台》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采用“凤去还来”这一重复的词组,构成一个回环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