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礼
紫霄观 紫霄观位于中国河南省登封市,是一座道教宫观。紫霄观的创建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当时称为“中岳太微宫”。据《史记·封禅书》记载,汉武帝曾在这里举行过祭天仪式。在唐代,紫霄观被重建为一座宏伟的建筑群,成为道教的一个重要圣地。 紫霄观的名字来源于古代神话中的“紫霄宫”,据说是太上老君居住的地方。紫霄宫中供奉着许多神祇和仙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 紫霄观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儒、道
澹山岩 永州澹岩天下稀,山灵妙斫涪翁知。 蹲猊翔凤献颖异,中有仙佛来娱嬉。 我生骨相□冰雪,心境相□生怿悦。 缘轻自笑来已迟,犹见岩前古时月。 注释: 澹山岩:指位于永州的澹岩山。 澹岩天下稀:形容澹岩山的稀有之处。 山灵妙斫涪翁知:意思是山中灵气巧妙雕琢出涪翁这样的人物。 蹲猊翔凤献颖异:意思是山峰像蹲着的狮子一样威武,像飞翔的凤凰一样美丽,还奉献出像张良一样的聪明才智。 有仙佛来娱嬉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情感。本题要求考生对诗句进行解释,并分析诗人的情感,然后结合注释作答,最后赏析即可。 “玉岩”是诗的题目,也是诗人的别号。从诗题来看,这首诗应作于作者晚年。“山蹊屈曲石玲珑”,描写了一座山峰,山间小路上,弯弯曲曲,石子路凹凸不平,但依然能见到石头上的花纹。这一句写景,用词简练,却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图景。“今古游人兴不穷”意思是古今来的人
【注释】 落日山气清:夕阳映照在山间,山间的云雾变得清晰。归禽噪林杪:归来的鸟儿在树梢上鸣叫。意行忘远近:我随意而行,忘记了远近的距离。吟过深烟表:吟诗的声音穿越了浓重的烟雾。㶁㶁水萦田,幽幽云反峤:水声潺潺,环绕着田间的田地;云雾缭绕,仿佛山峰。忽闻邻寺钟,沿途发长啸:突然听到寺庙里传来的钟声。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首句“晚出”是全诗之眼,点明时间是傍晚;次句“落日山气清”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林逋。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markdown 诗句: - 「偕彭雅林游翠即席求和」 - 「往事镌镵一梦同」 - 「神仙已逝境犹在」 - 「洞府虽深户不封」 - 「阅遍古今云木老」 - 「洗空尘土石泉舂」 - 「此怀清白堪超世」 - 「何必星精特地逢」 译文: 与彭雅林同行游览翠绿山野,随意地寻求和解。 过去的事仿佛雕刻在我心上
【注释】翠屏:青翠的屏障。青紫:形容山色深青,绿得发紫。薜荔衣:指道士的衣裳。观心:即坐禅,指修行。忘归:指忘却了世俗的纷扰。 【赏析】《玉岩》是一首咏仙人的诗。诗人以“玉岩”为题,描绘出一幅仙家风骨,意趣盎然的画面。 一、首句写景,二、三句写事,末句抒发情怀。 首句“翠屏青紫互高低”,写玉岩的天然美景。翠屏,用来形容玉岩如翠色的屏风,青紫,指山的颜色。这两句是说,翠屏和青紫色的山互相映衬
石仙观 千丈飞崖倚半空,火云时节此清风。 身闲一日俱仙思,何用藏形古木中。 注释: 千丈飞崖:形容山势陡峭,悬崖峭壁有千丈高。 倚:依靠。 火云时节:指炎热的夏季。 此句译文:在炎炎夏日,石仙观前,千丈飞崖高耸,倚靠在半空中,这里清凉宜人,可以感受到夏天的气息。 此句赏析:诗人描绘了石仙观所处的自然环境,展现了石仙观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石仙观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题虞帝庙】 南国熏风入帝歌,至今遗庙只嵯峨。 一天晓色怀明哲,四野春光想太和。 存古尚瞻虞衮冕,抚时几换禹山河。 海滨乐可忘天下,解写灵明是老轲。 注释: 1. 南国熏风入帝歌:这里的“南国”指的是南方的国家,而“熏风”通常指温暖的风,这里可能暗含某种温暖的气息或氛围。“入帝歌”可能意味着这种气息或氛围被纳入帝王之歌之中,或者是指这种气息、氛围与帝王之歌相融合。 2. 至今遗庙只嵯峨
【注释】晓行:天刚亮的时候出行。披衣:穿上衣服。遐征:远行。微茫:模糊不清。哀鸿:指失群的孤雁或受伤的乌鸦。天际云,残月水边树:都是比喻,指远方的山峦和水边的树木。 【赏析】此诗写诗人清晨出门远行时的情景。起句“披衣起遐征”,是说诗人清晨起来,匆匆地穿好衣服,准备外出远行。第二句“微茫认前路”,写的是诗人在茫茫的大雾中辨认着前进的道路。第三、四句“哀鸿天际云,残月水边树”
南国熏风入帝歌,至今遗庙只嵯峨。 一天晓色怀明哲,四野春光想太和。 存古尚瞻虞衮冕,抚时几换禹山河。 海滨乐可忘天下,解写灵明是老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