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上桂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按照题目的要求,逐一作答。此题要求“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本诗是咏物诗的名篇,写梅之形,状其神;以梅花比喻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无限向往。首联写梅花在天帝面前无所遁形,化作古梅枝,槎枒倚洞仄
秣陵,古地名,今南京。泊舟,在江边停船。风雨夕,夜晚风雨交加。 长江,指长江。滚浪,波涛汹涌。摇空碧,波涛荡漾。 双龙,比喻二龙戏珠,指二龙在水中翻腾作乐。幻影,指幻觉或幻想。作笛吟,指笛声悠扬。潜身匣里,指藏在匣子里。挂高壁,指挂在墙上。此时与君正相闻,此时你正在我耳边说话。 手濯金砚斗雄文,手指蘸着金色的砚台,挥毫泼墨写下雄文。 万丈虹光不可散,万丈长虹的光芒,永不消失。化入寒霄结阵云
宝剑篇谢袁观察聚霞公 平生有隐意,未对时人说。 闲居什袭藏,愁来翻自悦。 心似残星明,气向浮云决。 一日始觏公,冰霜当面结。 爽气袭人怀,萧萧拂毛发。 我言久困颓,欲去寻烟月。 江山我主人,耕锄我故业。 但采商山芝,不问汉廷节。 公言勿遽然,且观隐见辙。 渭水旧鹰扬,张良推汉杰。 世事尚可为,岂必耽岩穴。 予有一剑良,云是风胡挈。 往常佩之从,东南营楚粤。 播地幸已平,苗溪同震烨。 今日把似君
【注释】 1. 题万伯文放白鹇图:写万伯文画的一幅《放白鹇图》。 2. 空山往日生白鹇:昔日,白鹇鸟常在山林之中。 3. 白鹇本性恋空山:白鹇鸟的本性是喜欢栖息在空荡荡的山中。 4. 偶然堕迹羁人世:有时它也会因某种原因而落入人间,成为人们饲养的对象。 5. 日夕愁思竟欲还:每天傍晚,都会思念它要回到山林中去。 6. 养鹇主人素幽寂:主人养白鹇,性格很清高,不和外界交往。 7. 蠹简瑶琴盈四壁
长笛从何起,云是帝舜二妃相从到湘水。 帝舜南巡妃且止,仙舆不还隔千里。 二妃泣之欲从死,泪洒湘竹斑更紫。 苦雾频侵恶霜委,时时刁骚聒人耳。 偶然伐竹供椽使,置身却在柯亭里。 陈留蔡子声差解,卧看窃叹奇如此。 宁戚叩角居边鄙,卞和抱璞屈佩芷。 世薄阳春歌下里,爱惜败纻裂新绮。 玩弄不足知莫比,制以律吕中商徵。 此笛一吹惊龙螭,波涛泱瀁风云驰。 天吴仿佛啼小儿,东方老人攒两眉。 陌头雉子雊且飞
注释:高歌朗吟追求自我发展,一言不合就归如鹜般离去。投冠咒骂为儒误,此笛怎能替代你诉情。 桓伊取弄失其度,为君折笛君莫顾。 赏析:这首诗是李白对邓玄度的一首赠诗,表达了他对邓玄度深深的敬慕之情。他称赞邓玄度高歌朗吟追求自我发展,一言不合就归如鹜般离去。这反映了他对邓玄度独立自主、不随波逐流的精神的赞赏。他投冠咒骂为儒误,此笛怎能替代你诉情,这表达了他对邓玄度的深深眷恋和不舍
此诗是诗人送别孙无挠时所作的一首赠别诗。全诗八句,每四句为一组,第一、二句分别写宝剑和宝玉;第三、四句写宝剑和宝玉的来历及它们的价值;最后两句写诗人对友人的忠告。 【注释】 再别孙无挠:指诗人与朋友孙无挠作别。 双剑匣丰城:丰城产铜,以盛双剑而著名。 曾受张华识:据《晋书.张华传》,吴王夫差将一把好剑送给张华,张华见剑有灵,就把它藏在丰城的宝剑匣中。 亦被卞和得:据《史记.和氏记》
送曹念含参军 试象堂中群客集,走笔竞奇翻五色。 东望彤云映晓暾,飘飘欲送仙鸾翼。 鸾翼高腾迥不群,今之才子曹参军。 先朝太史文章客,剩有箕裘属典坟。 参军尔有凤皇毛,而无膏梁气。 作诗往往追建安,对人全不记门地。 在粤几三载,拄笏但看山。 朝朝牵马至,日日簿书闲。 所交悉文士,异彩拂斓斑。 芙蓉花照幕,娵隅语学蛮。 蛮方语言不可学,独有文词差合作。 参军学语终聱牙,探韵分题顾不恶。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元代的诗人刘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三殿篇效回文体 持斧严芟惕恶潜,赐环惠召怜臣逐。 垂看旭鉴对幽岩,滋以膏醇沾茂木。 茂木枯林春泽回,丰田甫隰暖风来。 宥恤敷条捐采榷,宽慈布告缓征催。 构绍堂成储蚤谕,支扶本固脉先培。 富利喜游行鼓腹,寿仁跻域乐登台。 登台仰祝登佳庆,望阙遥思笃爱敬。 陵冈颂拟代嵩呼,洛镐诗赓追藻咏。 丞疑夹辅得耆英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真仙大佛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人间世界的感慨。全诗分为三段,每段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意象。 第一段:无怀葛天当再见,清都乐国夫何惭。出入阊阖整朝簪,苍龙夹毂狮象骖。 注释:这里的“清都”指的是天上的仙境,而“闾阖”则是天门的意思。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表现诗人对真仙大佛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在这段诗中,诗人通过对真仙大佛的形象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