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起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诗词原文: 遗碣钻辞掩夜台,脩文空叹逞馀才。 鹿坡明月成惆怅,不见高人自往来。 1. 遗碣钻辞掩夜台:意为留下墓碑铭文,但夜晚无人知晓其人。这里暗示了某种秘密或隐退,可能是对某人默默无闻、不为世人所知的哀叹。 2. 脩文空叹逞馀才:表示虽然拥有才华,但却无法得到施展的机会或被人认可。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的遗憾和无奈。 3. 鹿坡明月成惆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夜听诵太极西铭》。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和赏析: 1. 夜听诵太极西铭(译文:夜晚聆听诵读太极西铭) 关键词:太极西铭,夜听 注释:太极,古代哲学中的宇宙根本原理,象征阴阳和谐、天地合一。太极西铭,可能是指关于太极哲理的书籍或文献。夜听,即在夜晚倾听,表现出一种宁静、深沉的氛围。 赏析:首句描绘了一个人在一个寂静的夜晚,静静地聆听着太极西铭的声音
旧挽汪隐君其一 栖志浮云,心怀万钟;带经高垄,春风度心。 义方勿问当年事,十五男儿识阿戎。 注释: - “栖志浮云”:指隐居于浮云之上,比喻超脱世俗。 - “小万钟”:形容拥有的财富虽不多,但足够生活。 - “带经高垄”:在高地上耕种,象征着高尚的道德品质。 - “度春风”:度过春天的暖风,喻指经历岁月变迁。 - “义方”:传统道德的规范和准则,此处指家庭教育。 - “识阿戎”
【注释】: 1. “一天和气”: 形容天气很暖。 2. “柴门”: 指简陋的家门。 3. “槛内兰芽也玉温”: 槛,栏杆;兰芽,兰花的嫩芽。玉温,像玉石一样温润。此句意谓兰花的嫩芽,洁白如玉,温润可爱。 4. “静炷衙香谁与伴”: 衙香,官署中燃香。这里指烧香拜佛。 5. “慈悲大士”: 慈悲是佛教语,指菩萨。 6. “共黄昏”: 黄昏时,天色渐暗,人们常去佛寺烧香拜佛。此句意谓慈悲的大士们
雪中三绝 其二 译文:探梅又再次违背了以前的诺言,曾经担心霜风病得不能禁受。 注释:探梅,指赏梅。又复负前盟,再次违背了以前的诺言。曾念,曾经担心。霜风病不禁,因为怕被霜风侵扰而生病。和雪买,和雪一起挑着担子去卖梅花。数枝,几枝。亲插供观音,亲自插在观音菩萨像的前面。 赏析:此诗是作者在赏梅时所作。诗的前两句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后两句则描绘了自己与梅花之间的亲密关系。诗人不仅亲手采摘梅花
注释: 赵济生的生日 今年生日与往年不同,盛开的六瓣花是为了庆祝寿筵而开。 小诗寄托了长久的愿望,不能陪您一起庆祝法喜。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祝贺生日的七绝,表达了对赵济生长寿的美好祝愿。首句“今岁呈祥殊胜昔”,意为今年的生日与往年相比格外吉祥,这可能是因为今年有特别的事情发生,使得赵济生的生日更加特殊和喜庆。次句“六花端为寿筵开”,则描绘了生日宴会的场景,六朵花代表着寿星
注释: 酬成贤良:指诗人对友人的酬谢和赞扬。 献璞无成喜弄璋:璞石未经琢磨,但能弄出玉来,这是好事,诗人因此感到高兴。璋,一种玉器。 世间得失事相参:世上的得失成败,常常是相伴而行的。参,参差、错杂。 刘蕡不得言时事:唐代刘蕡曾上书论政,但因不合时宜而未能被采纳。 半为当时记朴庵:朴庵是作者的住所。作者用刘蕡的事来勉励自己,表示要像他一样有志于国事,但也要随遇而安,不拘小节。 赏析:
注释:清晨的寒意让我感到孤独,我独自在异乡思念家乡。花瓣飘落殆尽,早晨的泥土已经变干。薄薄的罗衣仍然感觉寒冷,一阵东风把牡丹花吹得凋零。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异乡生活的诗作。首句“芳意迢迢客梦闲”,以“客梦”点明自己的身份和心境,即远离家乡的游子。接着,诗人用“乱红飞尽晓泥干”描绘了清晨时分的情景,表现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则通过写东风剪牡丹,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期待和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
梅花怨为汪耘业赋 【注释】峥嵘:高峻。寂寞:冷清。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物诗,以梅花的失期来表达作者对春天将至而梅花却依然孤独无依的感慨。 第一句:“峥嵘岁事春将至”,描绘出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即将到来的喜悦之情。“峥嵘”一词用来形容山势的高峻,这里用来比喻岁月的艰难曲折,暗示着新的一年的到来充满了挑战和机遇。 第二句:“寂寞梅花雪失期”,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于梅花的期待与失望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翛然 向来莲社本遗荣,勾引渊明造道场。 梵叶翻残空佛印,念珠持久现圆光。 秋花依约生凉意,暑雨微茫送夕阳。 客退饭馀无个事,翛然一枕到羲皇。 逐句释义: 1. 向来莲社本遗荣,勾引渊明造道场。 - “向来”意味着过去,这里指的是以前莲花社的名声和荣耀。 - “勾引”表示吸引或引诱。 - “渊明”是指东晋诗人陶渊明,这里用他来象征莲花社的精神领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