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位
注释: 丁字帘栊井字楼,画船摇出一城秋。 丁字形的门楣和井字形的楼台,画船上的船只在秋天里摇出了城。 十年飘泊才湖上,六代销沉此石头。 我在这里已经漂泊了十年,六朝的兴衰都在这里消逝。 漫道佳人难再得,只因少妇不知愁。 人们常常说佳人难得再遇,但那是因为少妇们并不知晓忧愁。 栖鸦流水空消息,留作词场考异邮。 栖息的乌鸦和流动的河水都没有消息,只有留在词场的考异书信才是真实的消息。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汪梦斗的《过汴梁怀古》,表达了诗人对北宋都城汴梁以及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的深深怀念。 我们来看第一句:“汴梁寻宋故宫遗址”。这是诗人在寻找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旧日遗迹。汴梁是宋朝的首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建筑和文物,如大观园、金明池等。然而,由于战争和战乱,许多宫殿和建筑已经毁于一旦,现在只能在遗址上找到它们的踪迹。 第二句:“洛阳贵纸写《三都》,争似千金买谏书
华亭方正学祠 注释:华亭,地名,今属上海市。方正学,即方正谊,字子方,号方正学,明代文学家、思想家,著有《方学集》。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有方正学祠,供奉他。 西山天下大师墓 注释:西山,指苏州的虎丘山,因山上多古迹而名。天下大师墓,指吴地(指苏州一带)的先贤们死后安葬于此地。 东海读书种子祠 注释:东海,指浙江东部地区,包括今温州、瑞安等地。读书种子,指读书人。东海读书种子祠
枫桥 冷落回塘欲暮时,峭帆{女猗}娜去何之。 数行鸿雁书来少,一段风烟客到迟。 关吏尚嫌愁未税,榜人惟有梦相知。 偶然渔火江枫地,记得寒山寺里诗。 注释: 1. 冷落回塘:冷清的池塘。 2. 峭帆{女猗}娜:形容船只高耸而轻盈的样子。 3. 数行鸿雁书来少:几行鸿雁书信来的很少。 4. 一段风烟:一片风烟,指旅途中的景色。 5. 关吏:关卡的小官员,此处泛指官吏。 6. 榜人:负责发布告示的人
【诗句解释】 汴梁:今河南开封,北宋都城。宋故宫遗址:即北宋时的皇宫遗址。靖康之变,金军攻破东京,掳走宋徽宗、钦宗及皇室成员等三千余人至金国,北宋灭亡。万瓦烟:指宫墙残砖断瓦,被风雨剥蚀。夕阳红似靖康年:意谓落日的余晖,犹如昔日金兵攻陷宋朝时的景象,惨不忍睹。箫鼓空流水:指战乱之后,宫中的箫声和鼓声已不再响,只剩下流水的声音。榛芜作弄田:指战争之后,田地荒芜,杂草丛生,无人耕种。彼黍茫茫干净土
我们来逐句解读并分析这首诗: 1. 卧龙冈作 - 这一句表明了作者在卧龙冈创作的主题和背景。卧龙冈通常被关联到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因此这里的创作很可能与诸葛亮的事迹或其相关的意象有关。 2. 象床宝帐悄无言 - 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象床和宝帐通常用于描述富贵之家或是高级官员的住所。“悄无言”强调了环境的寂静和主人的沉默。 3. 草得降书又几番? - “降书”可能指的是收到来自敌对方的书信
汴梁寻宋故宫遗址 当年镫火下樊楼,忍把杭州作汴州。 桥上鹃啼新法变,江边马渡旧京收。 石欹艮岳天难补,帘扬离宫鬼自钩。 一事辘轳惆怅甚,宣和书画不曾留。 注释: 1. 汴梁寻宋故宫遗址:在宋代,汴梁即现在的开封市,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这里寻找的是宋代以前的汴梁故宫遗址。 2. 当年镫火下樊楼:镫火是一种照明工具,下樊楼指的是在樊楼(位于汴梁市中心)下进行探索。樊楼是当时的著名建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仲素的《春游湖》中的一节诗。全诗原文如下: 歌残杨柳武昌城,扑面飞花管送迎。 三月水流春太老,六朝人去雪无声。 较量妾命谁当薄,吹落邻家尔许轻。 我住天涯最飘荡,看渠如此不胜情。 逐句注释: - 歌残杨柳武昌城:歌声已经唱得残缺不全,杨柳在武昌城的城头摇曳生姿。武昌,指今湖北武汉市。 - 扑面飞花管送迎:春风中飞舞着花瓣,好像有人在吹奏乐器送别或迎接。管,这里指笛子。 -
汴梁寻宋故宫遗址 丛残史册小朝廷,弹入吴弦不耐听。 注释:在汴梁寻找宋朝的故宫遗址,看到那些残破的史书,就像听到了一个小朝廷的故事。 赏析:诗人在汴梁寻访宋朝的遗迹,看到了历史的残迹,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 湖上春寒天水碧,帐中酒热帝衣青。 译文:春天的湖水上飘着寒冷的气息,皇帝的帐篷里却充满了暖意。 赏析: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春天的湖面上飘着寒冷的气息
诗句释义: 1. 风泾接魏塘,烟景晚苍茫。 “风泾”指的是一条河流或湖泊的支流,“接魏塘”可能是指与魏塘相连的河流或湖泊,而“烟景晚苍茫”形容的是傍晚时分,烟雾缭绕,景色朦胧。 2. 孤棹回残雪,春潮拥夕阳。 “孤棹”指的是一只小船在湖面上划行,“残雪”指湖面上残留的雪,“夕阳”指落日的余晖。 3. 梦骑双蛱蝶,歌起万鸳鸯。 这里用“梦骑双蛱蝶”和“歌起万鸳鸯”来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