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破宫墙万瓦烟,夕阳红似靖康年。
欲听箫鼓空流水,更指榛芜作弄田。
彼黍茫茫干净土,此都渺渺别离天。
金床玉几无消息,一角灵光向宛然。
【诗句解释】
汴梁:今河南开封,北宋都城。宋故宫遗址:即北宋时的皇宫遗址。靖康之变,金军攻破东京,掳走宋徽宗、钦宗及皇室成员等三千余人至金国,北宋灭亡。万瓦烟:指宫墙残砖断瓦,被风雨剥蚀。夕阳红似靖康年:意谓落日的余晖,犹如昔日金兵攻陷宋朝时的景象,惨不忍睹。箫鼓空流水:指战乱之后,宫中的箫声和鼓声已不再响,只剩下流水的声音。榛芜作弄田:指战争之后,田地荒芜,杂草丛生,无人耕种。彼黍茫茫干净土:指北方的黄土平原一片荒凉,没有庄稼生长。此都渺渺别离天:形容京城(汴梁)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与从前大相径庭。金床玉几无消息:指宫廷中的豪华陈设已被破坏,没有一点消息。一角灵光向宛然:指宫殿中残留的一角还保留着当年皇家的气度和尊严。
【译文】
踏破宫墙的残瓦碎砖,映衬出夕阳如血的悲凉。
曾经奏响的箫鼓,如今只有空荡荡的流水声;
曾经繁茂的田野现在变成了荒草野地,
而昔日繁华的都城已不复存在。
那昔日皇帝坐卧的金銮殿已成废墟,
只剩下一角残垣依旧散发着王者之气。
【赏析】
《汴梁寻宋故宫遗址》是一首描写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在靖康之变后荒凉景象的七言绝句。诗的前四句描绘了汴梁城破后,满目苍凉的景色。诗人以“踏破宫墙”开篇,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战火纷飞、瓦砾遍地的悲惨场面,使人触目惊心。接着,诗人用“夕阳红似靖康年”一句,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使读者联想到昔日的辉煌与今天的凄凉反差,更加衬托出汴梁城的荒凉。最后两句则通过写“彼黍茫茫干净土”“此都渺渺别离天”,进一步突出了汴梁城破后的荒凉景象。而“金床玉几无消息,一角灵光向宛然”两句,则以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昔日繁华的都城已成为废墟,但仍有一股不屈的力量在顽强地生存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历史的沧桑感,又有现实的感慨,读来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