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仅
勘书 儒家无外事,招客勘青编。 笔砚东西置,朱黄次第研。 频忧伤点窜,细恐误流传。 改易文辞正,增加字数全。 目因繁处倦,心向注中专。 端坐穷今古,披襟见圣贤。 疲劳时举白,游息或谈玄。 得兴忘昏旭,题名记岁年。 栖毫思确论,废卷恨忘篇。 鱼鲁皆刊定,谁人敢间然。 注释: 1. 儒家无外事,招客勘青编:在儒家学派中,没有其他的事务需要处理,所以可以召集宾客一同研究古代的文献。 2. 笔砚东西置
闲如云鹤散如仙,逸士声名处处传。 诗自会来轻物象,道从高后小林泉。 谋身只置煎茶鼎,积货惟收卖药钱。 见说新居更幽僻,为忧徵诏到门前。 注释: 注释一:“闲如云鹤散如仙”,“闲”意为“清闲”,“云鹤”指仙人,这里指诗人的悠闲生活如同仙人般自在;“散如仙”意指诗人的生活态度洒脱,如同神仙一般。 注释二:“诗自会来轻物象”,“诗自会来”指的是诗人的诗歌创作能力
注释: 蒙泉:即惠泉。在今山东济南市西,为天下名泉之一。 孤城深锁乱云间:形容山城的形势十分险峻,云雾缭绕于其间。 卫公:即唐代名将李靖,曾于此建“卫公亭”,并刻《卫公家庙碑》。 诗碣绿苔班:指杜甫《卫公新庙》诗中的“苔班蚀尽文移壁”。 赏析: 首句“孤城深锁乱云间”,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画面。诗人以“孤城”为题,既表明了这是一座孤独的城池,又暗示了这座城池背后的故事
题潜山 势参吴楚分,作镇向同安。 地胜尘寰隔,天深洞府宽。 位将衡岳敌,根与霍山盘。 尘见千年白,霞生万仞丹。 崖秋争峭拔,峰霁间巑岏。 日转香炉暖,风生玉照寒。 石栖平郡堞,天柱倚云端。 绝顶人游少,高空鸟度难。 风雷生别壑,星斗绕层峦。 寒暑岩间异,方隅岭际观。 为霖同海内,倒影压平阡。 砂印猿踪迹,池飘鹤羽翰。 烟萝交密荫,瀑布落飞湍。 磴道莓苔滑,松根霹雳乾。 石奇疑虎伏,湫险认龙蟠。
【注释】 抱怀宁独:怀抱着胸怀。 自与山林逸兴同:自己与山林的超然情趣相合。 白马:指骏马,也泛指良马。 青牛:指青牛车或青牛道士。这里借指仙人。 凝神:聚精会神。 宅:居处、栖息。 望气:望气色,以气色测吉凶。 高原:高山。 啸:长鸣,高声吟咏。 断蓬衰草:断蓬,指飞蓬,喻飘泊不定;衰草,指枯黄的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步虚台即景抒怀之作。首联写诗人怀抱着胸怀,独自登上高台,面对茫茫宇宙
【注释】 新秋:一作“初秋”。火云:赤色的天空。奇峰:指山峦。欹枕:斜倚枕头。叶风:落叶的风声。萧瑟:形容草木摇落的样子。砧杵(zhēn chǔ):古代捣衣用的石制或木制的棒槌,这里指捣衣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秋夜景色,表达了诗人的寂寞之感。 首句写天空的云朵还未散尽,山峦还高高地矗立着。次句写诗人因看到秋天的景象而感到惊讶。三、四句写秋夜景象,诗人看到几处园林中萧瑟凄清
抱怀宁独固难穷,自与山林逸兴同。 白马岂能分辨客,青牛还会识仙翁。 凝神宅古河声里,望气台荒野色中。 试上高原长一啸,断蓬衰草掩秋风
儒家无外事,招客勘青编。 笔墨东西置,朱黄次第研。 频忧伤点窜,细恐误流传。 改易文辞正,增加字数全。 目因繁处倦,心向注中专。 端坐穷今古,披襟见圣贤。 疲劳时举白,游息或谈玄。 得兴忘昏旭,题名记岁年。 栖毫思确论,废卷恨忘篇。 鱼鲁皆刊定,谁人敢间然
势参吴楚分,作镇向同安。 地胜尘寰隔,天深洞府宽。 位将衡岳敌,根与霍山盘。 尘见千年白,霞生万仞丹。 崖秋争峭拔,峰霁间巑岏。 日转香炉暖,风生玉照寒。 石栖平郡堞,天柱倚云端。 绝顶人游少,高空鸟度难。 风雷生别壑,星斗绕层峦。 寒暑岩间异,方隅岭际观。 为霖同海内,倒影压平阡。 砂印猿踪迹,池飘鹤羽翰。 烟萝交密荫,瀑布落飞湍。 磴道莓苔滑,松根霹雳乾。 石奇疑虎伏,湫险认龙蟠。
雄文英概比君难,二十高名满世间。 飞诏几回来北阙,草玄终不出南山。 诗篇落处风雷动,笔力停时造化闲。 仙术每将丹诀解,史才曾把逸书删。 家僮只有猿随从,坐客唯闻鹤往还。 两制词臣求识面,九重天子望祇颜。 处士星孤轻世俗,大夫松好贱官班。 棋残夜石秦云断,琴彻秋岩蜀月弯。 朝议蒲轮看再降,肯教从此老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