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至龙
下面是对《寓兴十首》逐句的详细翻译和赏析: 1. 第一句:高风吹秋霜,庭前百草死。这句诗通过“高风”和“秋霜”营造了一幅凄凉的景象,表达了秋天的萧瑟和草木凋零的自然景象。 2. 第二句:谁知草有根,昨夜东风起。这里的“谁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命力的惊叹和感慨。而“昨夜东风起”则描绘了春天即将到来的消息,暗示着生命的循环和时间的变迁。 3. 第三句:高风吹秋霜,庭前百草死
【注释】 梅梢:梅花的枝条。圆碧:指梅花。肥:丰满。磊落:高峻挺拔的样子。压枝重:即“压枝”。酸:指梅花的苦味。大用:大的功用,比喻深远的意义。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诗人以梅花为题材,从梅花的姿态、色彩、气味三个方面加以描绘,赞美了梅花不惧严寒的坚强品格和不畏强权的精神。全诗意境高远,立意新颖。 首句“圆碧日益肥”,写梅花枝干圆而饱满,色彩洁白,日渐丰润。次句“磊落压枝重”则写梅花枝杆挺拔
【解析】 此诗是诗人宿灵岩山时所作,全诗以“黠鼠”为线索,写僧人在五更天清霜满地的寒冷中还坚持修行。诗中“黠鼠”一词运用巧妙,用“狡黠”来形容老鼠狡猾、机灵,形象逼真,又暗含着诗人对佛门修行的讽刺。 【答案】 ①树杪:树梢。②钟楼:指山中的寺庙。③黠:聪明,灵巧。④头满清霜:形容头发被霜打白了。⑤唤不应:呼唤也不应声。⑥赏析:诗人宿灵岩山时,看到佛寺中僧人还在坚持修行,而顽皮的老鼠却趁机大闹寺院
注释: 青青长朱裳,小摘脆不堕。 勿欺如豆微,中怀仁已大。 青青:青绿色的花朵。朱裳:红色的衣裳。小摘:轻轻摘下。脆:指梅花的花瓣很脆弱,易损。 勿欺如豆微,中怀仁已大。 勿欺:不要欺侮。如豆微:像豆粒那样小。中怀仁已大:心中充满仁义。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诗人以梅花自喻,通过描绘梅花的特点来表达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全诗用词精炼,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首句“青青长朱裳”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赏析。 要读懂全诗,把握诗的基本内容。然后,从炼字、用典等角度分析诗句的妙处。最后,根据诗歌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情感态度来赏析。 “十年插柳枝”,十年后,插柳的人长大了,高过了柳树。“齐”是“一样高”的意思,诗人用“齐”字写出自己插柳时的年龄与这棵柳树年龄相同。“垂条绿春风,上有流莺啼”,春天来了,柳树枝条垂下来,绿得发亮,春风一吹
昨夜东风多,花神莫之御。 玉立对幽人,十分尽情吐。 注释:昨夜的东风强劲,花神无法抵挡;它独立而高,面对着幽静的人,尽情地展示自己。 赏析:这是一首咏梅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首句写昨夜风大难御,次句写梅花不畏强风、独立寒枝的顽强精神,三句写梅花与幽人的亲密关系,结句则赞美梅花尽情吐蕊。全诗语言质朴,却富有韵味,表现了梅花的高洁品格和坚韧性格
【注释】 垂垂:低垂。调羹机:比喻花蕊,也喻指花的香气。黏枝:沾附着在梅梢上。 【赏析】 这首咏物诗写的是梅花的雪后景象,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坚强品格。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暗里度香远”,暗点出题意;“忽动调羹机”,暗寓“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意;“黏枝花力软”,以拟人化手法,写出梅的柔弱和娇嫩,更显得其高洁脱俗。全诗构思新颖,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流畅
```markdown 译文: 在深夜的月色下,新蟾蜍还未到天明。但若月亮圆满,它将照亮整个夜晚,无边无际。 ---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新蟾蜍和满月的不同状态,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以及时间流逝的感慨。 - 迟月上深夜 - 这里的“迟月”指的是月亮不是完全明亮,而是处于半隐半现的状态,暗示着夜深人静,时间已经悄然流逝。"深夜"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寂静与神秘,为下文的对比打下了铺垫。
第一首 种植一百个鞠草,九月份它们就盛开。 你不要认为没有好看的花,其实好看的花开花较迟。 注释:种:种植。鞠(jū):一种草本植物。盈枝:满枝头。比喻开得茂盛。 赏析:《寓兴十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之一。这首诗以种植百丛鞠草为喻,表达了不要因为看不到好花就轻易下结论的道理。《寓兴十首》中,白居易借“种”和“开”两个动作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他通过种植百丛鞠草、观察其生长过程
梅花十咏梅梢 五出稍敷露,不受尘目爱。 鲜鲜著精神,独于此时最。 【注释】 五出:指梅花。稍敷露:稍微露出一点花苞。 受:接受,这里指“喜爱”的意思。 鲜鲜:鲜明、新鲜的意思。 著:同“着”,显露、展现的意思。 精神:这里指梅花的芬芳气味。 独:特别,此处强调程度之高。 此时:指冬天。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梅花在冬日中傲霜斗雪的形象。全诗语言简练,通过对梅花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