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登
诗句解析及注释 1. 觅蠹椽:寻找蛀木的椽子。蠹,意为蛀虫,这里指木材被害虫侵蚀。 2. 顾影低徊只自怜:看着自己的影子,心中徘徊不前,独自感到悲伤或自怜。 3. 怕寒时耸作诗肩:害怕冷的时候把身体伸得笔直(形容因寒冷而僵硬),好像要成为诗歌的一部分。 4. 全家食粥已数月:整个家庭已经几个月没有吃过饭了。 5. 坐客无毡今几年:现在连客人都没有毛毯,已经是几年的事情了。 6. 君劈槽烧当止酒
注释:孙吴的用兵策略,申甫的才华如王家的子弟。那些只会读书的腐儒有什么用?就像种在东陵的瓜,最后只能成为别人的盘中餐。 赏析:这是一首讽刺诗人的作品。诗中通过“归途叹”来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失望。诗人以孙吴的用兵策略和申甫的才华为引子,讽刺那些只会读书却无法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最后以“腐儒要底用”和“归种东陵瓜”两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腐儒的厌恶和讽刺。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
注释: 似春阁:似乎像春天的阁楼。 二阁宁独暖:两座楼阁中,哪一座是独自温暖的? 万家方号寒:整个家庭都感到寒冷。 何当放春去:什么时候才能让春天离去? 和气满人间:温暖的气息充满了人间。 赏析: 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春日为背景,通过对冬与春交替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期望和对和谐社会的美好向往。诗中运用了对比、设问等修辞手法,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同时
诗句:心知一字不堪煮,矻矻穷年黄卷中。 译文:我深知一个字难以煮熟,日复一日地埋头苦读在黄卷里。 注释:此句中的“一字”指的是学问,“堪”表示能够承受或胜任。整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深刻理解和对知识的追求。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学问的执着和坚持。通过使用“心知”一词,诗人强调了他内心深处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而“矻矻穷年”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勤奋刻苦学习的场景。同时,“黄卷中”指的是书卷之中
注释: 塞雁南飞度戍楼,一声天地有馀秋。 家连沧海难穷目,人在蛮荒欲尽头。 莫效涓埃裨国计,况无毛发为身谋。 所须菽水能多少,踪迹飘然不系舟。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风光和边民生活的诗作。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塞雁南飞、天地秋意、海阔天涯、蛮荒之地等自然景物,同时通过“莫效涓埃裨国计”表达了对边关将士的敬意和鼓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
注释: 1. 但得身长健,何妨鬓已华。——只要身体健康,何必在意头发是否花白? 2. 胸中翻锦绣,笔下走龙蛇。——内心如同锦绣般丰富,笔下如同龙蛇般矫健。 3. 作掾只三语,读书空五车。——做属官只用几句话,读书却能学到满腹经纶。 4. 卷怀良得计,去去卧烟霞。——收起胸怀,真是明智之举,去吧,到那里去享受那如烟如霞的美景吧!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诗人在送别友人元大时,以“但得身长健
杜门 故人方谢客,为问意如何。 午枕清风足,夜窗明月多。 易招惟酒圣,难遣是诗魔。 一榻君家事,何妨独我过。 注释: 1. 杜门:闭门不出,指隐居生活。 2. 故人方谢客:故人即将辞去宾客的职务回家。 3. 为问意如何:来问一下你的心情怎么样? 4. 午枕清风足:中午枕着清风入睡,感觉十分惬意。 5. 夜窗明月多:夜晚窗户外的月光明亮,让人感到舒适。 6. 易招惟酒圣:容易招致的是酒圣。 7.
梦游故山 梦游故地,仿佛置身于故乡。风中披着鹤氅(古代的一种礼服,用白鹿皮或白羊毛制成),云根上持杖策鸠(指在云层中行走)。 幽栖知好,归心难留。深居简出,知道那里才是我的归宿。 山放数峰出,泉分一派流。群山环绕,清泉流淌。 把茅何日办,缚屋护松楸(指何时能盖好茅草屋,保护好那棵老松树)。 赏析:此诗是一首写隐逸之思的诗。诗人在梦中回到了故乡,看到故乡的风景如画,十分惬意。但是
七夕 天道杳难凭,人言殊不经。 佳期传七夕,欢事污双星。 女騃占蛛巧,儿痴托鹊灵。 吾诗非好诋,聊与订顽冥。 注释: 1. 天道杳难凭:意指天理高远,难以企及。 2. 人言殊不经:意指他人的说法往往不真实或不合常理。 3. 佳期传七夕:意指美好的约会在七夕这一天传递。 4. 欢事污双星:意指欢乐的事情使天上的两颗星星黯然失色。 5. 女騃占蛛巧:意指女孩通过观察蜘蛛的行为来占卜自己的姻缘。 6
溶溶瘴雾暗朝暾,咫尺山关号鬼门。 疾病年年不相贷,朱颜凋尽赤心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