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起
注释:繁昌江边见两獭祭鱼人立而拜。寒食清明在客途,片帆飘泊老无庐。 松楸方念无人扫,忽见江边獭祭鱼。 译文:繁昌江边看到两只水獭正在祭祀鱼儿,我站在那儿恭敬地行了一礼。寒食清明时节,我在旅途中漂泊,没有地方安顿下来休息。 想起墓地上的松树和楸树还没有人来清理,忽然看到一只水獭正祭祀着鱼儿。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繁昌江边遇到两只水獭祭祀的场面,他站在岸边恭敬地行礼。寒食清明时节,他在客途中漂泊
注释: 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常常低头向古代的圣人询问,你究竟是谁来到这个人间。羲皇指的是古代的圣人尧舜禹等人,他们被尊为古代的圣人。这里的“俯首问羲皇”,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古人的敬仰之情。 汝是何人到此乡。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不知道你是谁,也不知道你来自哪里,你是从哪里来到这里的,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这里的“汝是何人到此乡”
【注释】 1. 玉殿:指皇帝的宫殿。承恩:接受皇帝的恩宠。水云心:指心境如水云般宁静。悟:领会,领悟。南禅:禅宗南宗,是佛教禅宗的一个流派,注重直指人心,不立文字,提倡“顿悟”,与北宗相区别。2. 李斯:秦代大臣,以篆书著称。篆字:指篆书书法。3. 贾岛:唐代诗人,以诗名世,其诗多写幽寂闲愁之境,风格清苦孤峭。太玄:指《老子》中所说的“道”。4. 筇竹杖:用筇竹制成的手杖。几:小桌。嗟:叹息声
注释:我认为这山是天造的石头,不是石头的人是不会知道的。 千年的野鹤独自见到你,你在石头上采到芝草就在石头上吃掉。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九华王此山的描写,赞美了九华王的品德和才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注释】 轻寒时节:春初,天气还比较寒冷。 叶底青青:指牡丹花的叶子青翠欲滴。 门外数枝杨柳薄:门外有几枝杨柳。薄,少。 莺燕不曾来:莺燕等春天的鸟都不来。 【赏析】 这首诗是写暮春时节的景色。首句“轻寒时节牡丹开”,描绘了春末夏初,天气逐渐变暖,但仍然带着一点凉意时,牡丹开放的景象。第二句“叶底青青又见梅”,则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牡丹与梅花的不同,牡丹在春天开放,而梅花则在冬天就已绽放
注释:在荆江的江口远望君山。 漫漫的荆江,一色水天相接,夕阳斜照下更显得一片寒凉。 只是那青翠的白云浮荡在水上,让人看错了以为是山上的山峰。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首句点明地点和时间是在荆江口。次句描绘了荆江口一带的景色。“漫漫”“无边”写出了长江水面广阔浩渺,“夕照寒”则表现出落日的余晖洒在江面上,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寒冷的气息。第三句是写云。诗人将白云比作山上的山峰,是因为两者颜色相近
注释:和靖书堂八面开,新分半席在山隈。 虎丘尹的和靖书院,书堂八面开阔。新划分出的座位位于山边。 若无人听都归去,传语生公借石来。 如果有人听不到你的声音,就回去吧,告诉生公借用那块石头来听讲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积得读书身,从教此道贫。 - 释义:积累的知识和学问使我成为一介书生,但这种生活让我感到贫穷。 - 关键词:读书、穷 - 注释:读书使人变得博学多识,但同时也可能意味着物质上的匮乏。 - 赏析:反映了诗人对于知识与财富之间矛盾的看法,表达了一种对知识的尊重和对贫穷现实的无奈。 2. 逢秋为远客,知己是何人。 - 释义:每当秋天到来,我都成为了一位远离家乡的旅人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诗句:便骑老虎不须鞍,忍辱仙人出宰官。入内讲经千佛现,跏趺对御六龙寒。指头有月娑罗冷,舌上悬河海水乾。圣主赐衣漫大地,西方国土未为宽。 译文:骑着老虎就像不用鞍子一样自由,忍受屈辱像仙人一样出家做官。进入宫内讲经时,一千位佛显现在眼前。盘腿坐下,面对皇上时,感觉六龙也感受到了寒冷
湖海声名落搢绅,由江而鄂溯鳞鳞。 烦君黄鹤楼头看,天下英雄有几人? 这首诗词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郑起,其作品《送友人之鄂》描述了朋友离开京城去往鄂州的情景。诗中通过描绘长江的蜿蜒和黄鹤楼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借此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