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宗武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其中包含了许多关键词汇和意象。下面是逐句释义以及相关的译文和赏析: 1. "铮然梧叶响敲风" - 这句诗描绘了秋风中梧桐树叶相互撞击发出的声音,给人一种秋风吹拂的感觉。 译文:在秋风的吹拂下,那铮铮声响的梧桐叶互相敲击着。 2. "凉月疏星秋正中" - 这句诗描述了秋季夜晚明亮的月光与稀疏的星星相映成趣的景象。 译文:在秋夜
珠露瀼瀼金作风,秋声凄怨入焦桐。 骎骎碧树霜痕染,那复宫题叶上红。 注释: 珠露瀼瀼:形容露水晶莹剔透,如珠子般晶莹。 金风:指秋风,也借代秋天的景色。 骎骎:逐渐,渐渐的意思。 碧树:绿色的树木。 宫题:宫廷上的题词,泛指诗歌。 赏析: 《和黄山秋吟 其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声音,以及诗人的情感。 首句“珠露瀼瀼金作风”,描写了秋天的清晨,露水晶莹剔透,仿佛颗颗明珠
潇潇清思浩无涯,红蓼滩头屋数家。注释:我内心充满萧瑟的秋意,茫茫的思绪无边无际。红色的蓼花盛开在江边的沙滩上,点缀着几间茅屋。小艇随芦苇而去,追寻秋天的踪迹。纷纷飘落的雪絮让我惊讶地发现,原来杨花已经盛开。译文:我内心充满萧瑟的秋意,茫茫的思绪无边无际。红色的蓼花盛开在江边的沙滩上,点缀着几间茅屋。小艇随芦苇而去,追寻秋天的踪迹。纷纷飘落的雪絮让我惊讶地发现,原来杨花已经盛开。赏析
【注释】 霅山:在浙江德清。丹岩:在德清县城南。晚春:指暮春时节。穷源:穷尽源头,即深入探访。几曲径深长:几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很长。隐隐野花时度香:隐隐地闻到野花的香味。走虬凤:盘旋飞翔的凤凰。稚松叠叠散牛羊:嫩绿的松树一片连一片,散落着牛羊。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前两句是描写景色,用笔极为细腻;后两句则写诗人的感受。全诗写得清新隽永,耐人寻味。 “穷源几曲径深长”,意思是说,深入探访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中通过描写霅山和丹岩的景色,赞美了松树、竹子等常青植物不畏严寒,四季长青的特点。 诗句注释: - 霅山:地名,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 - 丹岩:指丹崖,即丹霞山,位于今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 - 九分隳:九分之败,意思是几乎完全毁坏或凋零。 - 木兰春已漓:木兰花盛开时,春天已经逝去了大半。 - 松筠:松树和竹枝。 - 岁寒枝:指在严冬时节仍保持生机的枝条。 译文: 霅山下
积雨初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农忙时节,不辜负了稻粱的丰收之梦。 站在流水旁,眺望远方,眼前的景色让人感到舒爽。远处的山峦叠嶂,万亩稻田在秋风中摇曳。 这是一首描绘丰收景象的诗歌,通过诗人的眼睛看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力
卫宗武的《次韵赋蜡梅 其二》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然美的诗作。下面将按照您的要求,逐句进行注释和赏析: 1. 诗句注释: - “能向早梅前独秀”:意思是能够如同早开的梅花那样独自绽放,显得格外出众。 - “何妨秋卉后才香”:意思是并不担心其他晚开的花朵会先于自己散发出香气。 - “祇嫌一种开何晚”:意思是只嫌自己的花朵太早开放,而错过了与其他花卉争艳的时间。 - “直待东风为发扬”
“叠叠青山叠叠林,风松石涧自成琴。个中迥与世尘隔,试问入山深未深。”这几句诗出自宋代诗人卫宗武的《霅山和丹岩晚春韵》。下面将按照要求对诗句进行逐一翻译并附上必要的注释: - 叠叠青山叠叠林:形容山峦叠嶂,层层叠叠,宛如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 - 风松石涧自成琴:风吹过松林,发出的声音如同琴瑟之音,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 个中迥与世尘隔:这里的“个中”指的是隐居之地
霅山和丹岩晚春韵 其九 【注释】 应接:迎接。 候禽:即归雁,因秋季北飞南归,故称。 聒聒:鸟鸣声。 鼎鼎:形容年岁增长。 青青:指梅子初熟,色绿。 译文: 山光迎着夕阳而来,归雁的喧叫声送走了春天。 岁月如流人易老,不久就能见到青梅已经泛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水田园生活的七律。“面面青山悦客情”,意思是青山绿水,令人心旷神怡。“扶筇到处有云生”,意思是拄着手杖到处游赏,处处都是云雾缭绕的景色。“归来瀹茗陪僧话”,“瀹”通“热”,意思是泡好茶来陪伴僧人闲谈。“百尺乔松莺数声”,“莺”指黄莺,意思是在高高的松树上听黄莺啼叫(鸣春)。 【答案】 面面青山悦客情 面面青山悦客人,面面翠竹也悦人。 山中人面如玉雪,山中人骨似青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