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鼎
宋益州华阳人,字凝正。 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 历通判歙州、知吉州,以能声闻。 代还,上言请定州县长吏考绩之法。 累擢度支判官,与陈尧叟建议兴修三白渠及陈、许诸州水利。 真宗咸平时,为度支使。 因在陕西禁解池盐,实行官卖,又以陈腐官粟摊给民户,被劾罢。 景德初,出知凤翔府。 好学善书,工篆、籀、八分。 有《隐书》、《史论》等。 生卒年
宋代梁鼎《送僧归天宁万年禅院》释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描述了他送别僧人回到天宁万年禅院的情景。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送僧归天宁万年禅院 1. 送僧:指送别一位和尚回寺庙。 2. 归天宁万年禅院:天宁是地名,位于现在的浙江宁波市北,是佛教圣地之一。万年禅院是该地的一座著名寺庙。 3. 玉殿:古代帝王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这里比喻皇帝恩赐。 4. 君恩厚:指皇帝对这位和尚恩情深厚。 5. 归兴:指归心似箭的迫切心情
宋代梁鼎《题仙都山》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全诗以仙都山为主题,通过对仙都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首联“黄帝升天台,高名壮斗牛”,描写了仙都山的高大威猛,如同天上的北斗星一样,让人心生敬畏。 颔联“孤根斜照水,寒色不知秋”,描述了山的形状奇特,像一根孤独的树干斜靠在水面上,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让人忘记了秋天的到来。 颈联“藐与群峰并,圆如一笋抽”,通过比喻,将山比作一根竹笋
凝正,原名梁鼎,宋代诗人
宋益州华阳人,字凝正。 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 历通判歙州、知吉州,以能声闻。 代还,上言请定州县长吏考绩之法。 累擢度支判官,与陈尧叟建议兴修三白渠及陈、许诸州水利。 真宗咸平时,为度支使。 因在陕西禁解池盐,实行官卖,又以陈腐官粟摊给民户,被劾罢。 景德初,出知凤翔府。 好学善书,工篆、籀、八分。 有《隐书》、《史论》等。 生卒年
梁鼎
宋益州华阳人,字凝正。 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 历通判歙州、知吉州,以能声闻。 代还,上言请定州县长吏考绩之法。 累擢度支判官,与陈尧叟建议兴修三白渠及陈、许诸州水利。 真宗咸平时,为度支使。 因在陕西禁解池盐,实行官卖,又以陈腐官粟摊给民户,被劾罢。 景德初,出知凤翔府。 好学善书,工篆、籀、八分。 有《隐书》、《史论》等。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