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望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的注释,然后根据注释和诗歌内容进行赏析。“一人泉”是诗人所咏之物,也是全诗的核心意象。泉水从高高的山巅流下,清冽甘甜,人们可以饮用,而诗人却独自品尝这泉水,并发出感慨。诗人用“一人”二字,将泉水与自己联系起来,突出自己的孤独寂寞。“万人可饮闻旧言”“顾我无人试此水”,诗人用反衬手法,表达了自己的孤独
【注释】 1. 夏昼:指夏日白天。 2.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齐、夷、颜、闵:皆古代圣贤之名。 3. 夷齐:春秋时期,伯夷、叔齐两位贤臣饿死于首阳山,后人称其为“饿人之君”。 4. 颜闵:即颜回和闵子骞,孔子的弟子。 5. 孰亚(zà):哪个比得上。 6. 周氏:指周公旦,周文王之子;虞、唐:指虞舜、唐尧,均为古圣王。 7. 无及闲暇时:无暇休息。 8. 般(pēn)乐:沉溺于享乐。 9. 淫荒
【释义】: 明智寺,位于今浙江杭州。 重复青山里,双峰锁寺门。 “重复”指连绵不断的群山。 “排云阁”指高耸入云的楼阁。 “松盘过路根”意谓古树盘结着山路的根部。 【注释】: 聪明、智慧。 智,名词用作动词。 明理通达。 明智寺,位于今浙江杭州。 重复:形容群山连绵不绝。 青山:形容山上绿树成荫。 双峰:指两座山峰。 锁寺门:形容山峰环绕着寺庙。 楼耸:指高耸的楼阁。 排云阁:形容楼阁高耸入云。
【注释】陈述古:即陈尧佐。仙居岩:在福建福清。老堂:指山林中的茅屋。 【赏析】诗人与陈尧佐同游仙居岩,作此诗赠之。诗中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趣。首联写自己和陈尧佐是志同道合的朋友,都不愿做官;颔联以“抚俗”对“期在”,表明他们隐居林下,不干预世事,过着闲适恬淡的生活;颈联用《老子》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来勉励陈尧佐,劝他学《易经》以体察自然的变化规律;尾联表示要与陈尧佐一起归隐故里。全诗语言朴实
一人泉在此山颠,万人可饮闻旧言。 顾我无人试此水,盛夏独饮南风前。
宋建州浦城人,字表民。 章得象从子。 以荫补秘书省校书郎,监杭州茶库,逾年辞疾去。 上万言书论时政,不报。 兄拱之被诬遭贬,乃历诉于朝,章十余上,卒脱兄冤。 覃恩迁太常寺太祝、大理评事。 欧阳修、韩绛等荐之,除签书建康军节度判官及知乌程县,皆不赴,遂以光禄寺丞致仕。 宗孟轲言性善,为文辩博,长于议论。 著《救性》、《明统》、《礼论》等篇章,有文集。 生卒年:?-
宋建州浦城人,字表民。 章得象从子。 以荫补秘书省校书郎,监杭州茶库,逾年辞疾去。 上万言书论时政,不报。 兄拱之被诬遭贬,乃历诉于朝,章十余上,卒脱兄冤。 覃恩迁太常寺太祝、大理评事。 欧阳修、韩绛等荐之,除签书建康军节度判官及知乌程县,皆不赴,遂以光禄寺丞致仕。 宗孟轲言性善,为文辩博,长于议论。 著《救性》、《明统》、《礼论》等篇章,有文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