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弘道
注释:门帖子是中国传统的一种装饰物,用竹片、木片或纸片制成。这首诗是壬辰年(1082年)的门帖子。 素贫贞士老还乡,觅食求衣借屋忙。 注释:素贫,意思是贫穷,但品德高尚。贞士,指有节操的士人。老还乡,意味着这位有节操的人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觅食求衣借屋忙,意味着他为了生存而忙碌奔波。 三事就中先有一,立锥地上盖茅堂。 注释:三事,这里指的是生活中的三个方面。就中,表示在这三个方面中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赏析”,要求赏析的内容是诗句。考生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分析诗中景物的意象特点;二是体会诗人的情感;三是分析诗的表达技巧(炼字、对联等);四是分析诗中的用典及作者的思想情感。此诗首句写景,点出时间是早晨,地点是凤翔普照寺,天气是清秋。第二句写景,突出了时间的流逝,表达了一种凄凉感伤之情;第三句写景
门帖子十二首壬辰年门帖子 数岁常怀未济忧,欲迁东府与西州。厨边井浅泉甘冷,大半因循为尔留。注释:我多年来常常怀着未能实现的忧虑,想要搬到东府或西州。厨房边的井水很浅,泉水却甘甜清凉,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我懒得搬走。赏析:这是一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内心的忧虑和无奈。他多年来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的事业是否能够成功。这个问题让他感到十分焦虑。他想要去一个更好的地方发展,但因为种种原因
门帖子十二首壬辰年门帖子 寒泉远汲怜儿小,白粲亲舂愧妇勤。 馈食从今低举案,莫教人识五噫君。 注释: 门帖子:古代官宦之家门前悬挂的对仗工整、押韵和谐的门联。 壬辰年:指作者出生的年份,壬是天干之一,辰则是地支中的一个。 寒泉远汲怜儿小:形容家境贫寒,只能远地汲水给孩子喝。 白粲亲舂愧妇勤:形容妻子亲自舂米,辛勤劳作,而我却感到惭愧。 馈食从今低举案:从今往后我要低头吃饭,不再让妻子为我准备食物
南坊:指唐代长安城东的里坊。妒宠:嫉妒别人受到宠爱。 宫妾:皇宫中的嫔妃。 北里:泛指妓院、酒家,这里指长安城内娼妓聚居的地方。 争妍:争着艳丽好看。 西邻:这里指诗人自己的邻居。安义命:安定自得的命运。 东风:春风。 茅堂:用茅草盖成的简陋房屋
门帖子十二首壬辰年门帖子 曾由直道踏亨衢,岂谓终身出险途。 从此知非也知命,镜中休镊白髭须。 注释:这十二首诗是壬辰年的门帖子。我曾通过正道走过大道上的亨衢,难道我一生都在危险的道路上行走吗?现在我明白了是非观念,也知道了天命,所以不要再去拔白胡须。 赏析:此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和命运的认知与思考。他认为人生并非只有一条道路,而是可以选择多种方式前行,关键在于个人的选择和努力。同时
东风 阴消阳长否还通,消长循环默化中。 天且不言春自好,群芳总已属东风。 注释: 东风:春天的风。 阴消阳长:指冬去春来。 否还:否卦为否,否与泰相对,否卦代表“否”的意思,“否”又通“泰”,所以否与泰相对,否卦转为泰卦。 消长循环:指事物不断转化、变化。 天且不言春自好:即使天不言,但春天的美好自然不言而喻。 群芳:泛指各种花花草草。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东风为题
【解析】 此题考核名句默写与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多积累、多识记,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重点字:“祝”“康强”“昼锦堂”等。 【答案】 释义:儿子的形体和父亲一样高大,新年祝你健康强壮;只要能安于本分,维持家业,就不必羡慕别人荣华显达
【解析】 “女弟”是说妹妹,“数行”指眼泪流了很多次。“伤别泪”指为离别而流的眼泪。“翰林”是官名,这里泛指文人学士。“两首送行诗”即两首赠别诗。“关西去”指离开关中到西边去。“觚棱”指宫门两侧的高木柱,这里借指皇宫。“日出时”指太阳初升的时候,这里比喻朝廷重用贤人之时。 【答案】 ①出京。②离京城向西去。③离京前,女弟流了很多眼泪。④离京后,我写两首赠别诗。⑤离开长安,回到家乡去。⑥离家不远
【注释】 1. 丹穴(dǎn jué):传说中凤凰栖息的地方。2. 粲然:鲜明的样子。5.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赏析】 《飞凤曲》是一首咏物抒情诗。前两句“丹穴尝闻有凤凰,粲然五色备文章”,写凤凰的传说故事,以凤凰自比,抒发了诗人对朝廷的眷恋之情。后两句“暂时得见却飞去,怅望碧霄空断肠”,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前途的迷茫。全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