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风露晓凄凄,气彻天高日易西。
谁把玉簪收拾去,绿云犹傍曲栏低。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赏析”,要求赏析的内容是诗句。考生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分析诗中景物的意象特点;二是体会诗人的情感;三是分析诗的表达技巧(炼字、对联等);四是分析诗中的用典及作者的思想情感。此诗首句写景,点出时间是早晨,地点是凤翔普照寺,天气是清秋。第二句写景,突出了时间的流逝,表达了一种凄凉感伤之情;第三句写景,以玉簪比喻自己,暗示自己已经年华老去。最后一句写景,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绿云低垂的样子,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凄凉。

【答案】

示例:

清秋风露晓凄凄。清晨的风露带着凉意,天已破晓(晨曦初现),天色渐明。

气彻天高日易西。清凉的秋风穿透高空,太阳西斜(落山)。

谁把玉簪收拾去,绿云犹傍曲栏低。谁把我头上的玉簪收拾去了?绿云(指柳叶)还依傍着曲折的栏杆。

译文:

清晨微露,凉风习习,天已破晓,阳光开始西沉。

是谁将我头上的玉簪收拾去了?翠绿色的柳条依旧低垂着,仿佛还在依恋着我。

赏析:

此诗首联先写时间是清晨,地点是凤翔普照寺,天气是清秋,为全诗定下了基调。颔联写景,突出了时间的流逝,表达了一种凄凉感伤之情。颈联写景,以玉簪比喻自己,暗示自己已经年华老去。尾联写景,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绿云低垂的样子,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凄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