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莘叟
诗句:葛巾簪下无多发,茅舍门前有好山。 译文: 葛巾插下无多头发,茅屋门前有好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画卷。首句“葛巾簪下无多发”描绘了诗人自己头戴葛巾,手中没有多余的头发的情景,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生活的简朴和自足。次句“茅舍门前有好山”则通过“好山”一词,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诗句释义: - 登宜春台 :登上宜春台这个地点的诗。 - 草径无边绿,江空见底清:形容宜春台周围环境的美丽和宁静;草径无边,指草地延伸到远方;江空见底,指江水清澈透明,能看见底部。 - 遥峰横晚色,古木自秋声:描述夕阳下远眺山峰和树木的景象以及它们的声响;遥峰横晚色,指夕阳下的山峰在远处显得模糊但依然壮观;古木自秋声,指秋天树林中的落叶声和风声。 - 客舍孤云远,乡心一雁鸣
【注释】 宿雨:早晨的雨洗:冲刷 山新绿嫩:山色青翠,草木茂盛。 晓风:拂晓的风。 杏:杏树。 杏浅红干:晨光映照之下,杏叶渐次变红,颜色淡雅而含蓄。 沙头:沙滩上。 路暖:道路温暖。 日欲上:太阳快要出来了。 行客:远行者。 扬鞭:扬鞭催马前行。 不觉难:不觉得艰难困苦。 赏析: 这是一首写早春景色的小诗。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勾画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春天图景,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向往。
题舫斋 谁人能使陆行舟,涉水宁无险覆忧。 日照檐楹帆影动,风摇窗户橹声柔。 梦回渭水清新句,歌罢浯溪欸乃愁。 更看霜天晴夜月,幌然如过洞庭秋。 注释: 1. 谁人能使陆行舟,涉水宁无险覆忧。 - 注释:谁能让陆地上的船只行驶?涉水的时候怎能没有危险和担忧? 2. 日照檐楹帆影动,风摇窗户橹声柔。 - 注释:阳光照射在屋檐上的影子随风摇曳,船帆随着风动而摆动。 3. 梦回渭水清新句
宿雨洗山新绿嫩,晓风吹杏浅红干。 沙头路暖日欲上,行客扬鞭不觉难。
草径无边绿,江空见底清。 遥峰横晚色,古木自秋声。 客舍孤云远,乡心一雁鸣。 凭高寄吴楚,倚杖独含情。
汤莘叟是宋代的诗人,字起莘,是汀州宁化人,他的代表作品有《登宜春台》等。下面将详细介绍他: 1. 生平背景 - 家世出身:汤莘叟是宋汀州宁化人,字起莘,这表明他出生于一个具有文学传统的家庭。 - 教育经历:少时喜欢吟咏,表明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接触并热爱诗歌创作。 - 仕途生涯:高宗绍兴五年进士及第,官终饶州推官,这一履历显示了他在科举考试中的成功以及他在官场上的任职经历。 2. 文学成就
汤莘叟是宋代的诗人,字起莘,是汀州宁化人,他的代表作品有《登宜春台》等。下面将详细介绍他: 1. 生平背景 - 家世出身:汤莘叟是宋汀州宁化人,字起莘,这表明他出生于一个具有文学传统的家庭。 - 教育经历:少时喜欢吟咏,表明他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接触并热爱诗歌创作。 - 仕途生涯:高宗绍兴五年进士及第,官终饶州推官,这一履历显示了他在科举考试中的成功以及他在官场上的任职经历。 2. 文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