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彦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归途》。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1. 村落人家柳过墙,舞腰曾共小姑长。 - “村落”指的是乡村或小村庄。 - “人家”指代村民或农家。 - “柳过墙”形容柳树生长得很茂盛,甚至垂到了墙上。 - “舞腰”指的是女子跳舞时摆动的腰身。 - “共”表示一起、共同。 - “小姑”是对年轻女子的称呼,这里指邻家的女伴或妹妹。 - “长”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年龄较长或技艺较高。
【注释】 归途次韵: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在游览浯溪寺时写下此诗。春风乔木指山中的古树,浯溪寺是诗人的故乡,故家指故乡。庭下已无书带草,步头犹有水仙花:庭下没有书带草了,但头上仍然有水仙花开放着。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游历浯溪寺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春风乔木浯溪寺”,点明春日里诗人游历浯溪寺的情景。第二句“指点溪流问故家”,诗人在游览过程中,看到溪流旁的柳树
【注释】 1.巫山:指巫峡。 2.生女:女子。 3.奉骄子:侍奉丈夫。 4.黄尘:指战乱的烟尘。 5.青岁:青春年少之时。 【赏析】 这首诗以“次韵”形式咏叹,抒发了诗人对爱情婚姻生活的美好憧憬与向往之情。全诗以议论为主,夹杂着一些抒情成分。 前两句“巫山生女不必丑,湘树开花也自红”,是说巫峡中的女子生得不必丑陋(因为她们在青山绿水之间长大)
霏红点点胭脂雨, 点:点缀;胭脂雨:像女子涂的胭脂一样色彩缤纷的雨水。 唾碧溅溅罨画溪, 唾碧:用绿色的汁液染绿了溪水,形容溪水被染得碧绿色。罨画溪:在溪水中绘画,使溪水成为一幅美丽的图画。 送客归来问山馆, 送客:送别朋友。山馆:设在山中的宾馆。 一声啼鸟日平西, 日平西:太阳落向西边。啼鸟:鸣叫的鸟。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送别朋友后回到山馆,听到山中鸟儿的啼叫而引起的感想
归途次韵 寒食犹须数日间,楚亭才隔几重山。 归时便有桃花否?试擘华笺问曲栏。 注释: 归途次韵:在旅途中写下的诗篇。 寒食犹须数日间,楚亭才隔几重山:寒食节还未结束,距离我回到家乡还有几天。从我所在地到家乡,隔着几座山峰。 归时便有桃花否?试擘华笺问曲栏:等回到家后,是否有桃花盛开?试着用精美的纸笺写信问候曲折的栏杆上的朋友。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归途中所作,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牵挂
决决沙泉取次流,小堤闲贮一奁秋。 莫将霞鹜飞飞影,认作兰成万斛愁。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决决沙泉:决决形容水流浩大、声音清脆。沙泉则指沙洲上的泉水。这里的“决决沙泉”描绘了一幅水声洪亮、清澈见底的画面,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2. 取次流:取次意为随意安排或选择。流即流水,这里可以理解为水流的选择或者流向。整个句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水流的观察与思考,强调了水流的自由与无拘无束。 3.
天生忠孝程伯禹,国有老成黄嗣深。 山北山南时一过,闲云野鹤故人心。 注释:程伯禹和黄嗣深都是忠诚且孝顺的人物,他们为国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山的北面或南方,他们偶尔会经过,就像闲云野鹤一样,但他们的心却始终与国家相连。 这首诗描绘了程伯禹和黄嗣深两位忠诚且孝顺的人物,他们在国家需要时,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为国家付出巨大努力。他们的心始终与国家相连,无论在哪里,都会想着如何为国效力
这首诗是李白在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 (736) 时创作的。当时蜀地和西番(今西藏、青海一带)进行茶马互市,吐蕃马匹来嘶渭水之畔,为报唐朝对吴少保杨敬之的知遇之恩,他径自招请属户赴长安,与杨敬之相聚。 注释: 1. 欢喜口号:即诗篇名。 2. 蜀茶:指四川的茶叶。 3. 互市:古代一种贸易形式。 4. 入西番:指进入西蕃地区。 5. 番马:吐蕃的马。 6. 嘶渭水寒:形容吐蕃马声大而有力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白旗和龙凤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太平盛世的美好愿望。 首句“何必翠虚捎魍魉”,意思是说,不需要用虚幻的绿藤去绑住那些邪恶之徒。这里的“翠虚”可能指的是一种虚幻的景象或比喻,而“魍魉”则是古代传说中的凶恶妖怪。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不需要用虚幻的手段来束缚这些邪恶之徒,而是应该直接面对他们,消除他们的祸害。 第二句“且看白旆挂麟猊”,意思是说
【注释】 初到池州沿檄阻风麻步:刚到池州,沿檄阻风。 贵池鱼味不复美,秋浦猿声自昔哀:贵池水里鱼的味道已经不好了,秋浦猿的啼叫声自古就令人伤感。贵池在今安徽省贵池县;秋浦在今安徽省青阳县。 南人官此欲归去,为问北人来不来:南方来的人在这里做官想要回去,不知道北方的人来这里来做官会不会来吧?“南人”指南方来的官员;“北人”,指北方来的官吏。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写自己到池州时,沿江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