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彦平
【赏析】 这首诗为送别之词。全诗以送别作结,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首句“五岭馀炎蒸”,写广东炎热多雨。第二句“三湘漫清绝”,写湖南一带,水田连天,一片青翠,与广东的炎热形成对比。第三四句“犬牙地相入,要是俱百粤”,意思是说广东和广西的边界犬牙交错,这里都是百越之地。这两句用典,“犬牙”指岭南地区山势险峻如犬牙,而“百粤”则是古代对广东一带的称呼。 接下来“赵侯干莫器,盘错中排决”
【注释】 1. 彭泽:今江西星子县,晋时为陶潜故里。 2. 建业:今南京。陶公:指陶潜。 3. 淳耀之烈当未渝:淳耀,指晋孝武帝司马曜。淳耀之年号(公元365-371)。 4. 义熙:东晋恭帝的年号(公元363-370)。 5. 蝼蚁:蚂蚁。 6. 傍:依偎,接近。 7. 羲皇上人:指晋穆帝,字景文。 8. 复乐:又高兴。 9. 晋室遗民:原指晋国的亡国之民。这里指陶潜本人。 【赏析】
【注释】斸(juàn):挖掘。六寸:古代一尺合今10.57厘米,三尺为61.57厘米,所以剑长三尺六寸。櫑(bì):古兵器柄部套在手腕处的金属环。张雷:指《汉书·张良传》。贾郭:指《史记·货殖列传》中范蠡、陶朱公等人的事迹。北岩华阴:指华山北麓和华山南麓。 【赏析】这是一首咏剑诗。诗中赞扬宝剑锋利,并表达了对前代名将的仰慕之情。 首联“野人斸地得神兵,铲采埋光三尺半”。意思是说
独秀峰 湘山富佳色,韫蓄人未知。 天球有馀润,草木蒙其私。 联绵固不恶,峭独看愈奇。 兹峰岂飞来,兴尽留于斯。 云烟惨么么,灌莽纷离披。 名虽异星渚,实不愧仇池。 惜无小白花,密雪蒙疏枝。 教僧营小筑,便是补陀祠。 注释: 1.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游黄葛谷》。 2. 湘山:指湖南的衡山。 3. 韫蓄:蕴藏,包含。 4. 天球:天空中的星星。 5. 草木:自然界中的植物。 6. 联绵
【注释】 湘桃:湖南一带出产的桃花 拭:擦 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指北宋王朝 旧染天香悲麦秀:杜甫《哀江头》“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中的“细柳新蒲为谁绿”,这里暗用其意。 续书王梦失槐安:“续写王之梦”出自《史记·封神演义》,而“槐安”,则是指“南柯一梦里”的意思。《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此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考生要注意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 第一句中,“剩水残山”,指残存的山峦和流水、残阳斜照的景象;“明”,通“鸣”,形容水流声;“竹屋”,“竹”指房屋的建筑材料,“屋”是住所。这句意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意和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词,逐句逐词地分析其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诗歌的写作手法及语言特点等进行综合鉴赏。 “章原暝边龙会宿”,意思是:黄昏时分,在章原县的尽头,龙会宿山的山顶,天边的夕阳将余晖洒满山巅; “塔岭尖处胡孙愁”,意思是:在龙会宿山的塔岭顶端,胡人(指吐蕃)的孙子们正为国事而忧愁; “且并山腰攲侧过”,意思是
【注释】 浯溪:今属湖南省衡阳市,是唐代著名诗人韩愈的故乡。 吊屈:指凭吊屈原。屈原《天问》中提出许多问题,后人称之为《天问》。 愧无:感到惭愧,没有。 耆(qi)旧:年高有德者。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 首句写归途。“隔年重到”四字,道出了诗人归乡的心情。“旌旆行疏”,即旗幡稀疏。杜甫曾写过“车马去匆匆,旌旗相拂触”(《月夜》),可见诗人对旌旗在风中飘扬的情景很熟悉
【注释】 楚山:指湖北的武当山。皇妃:指汉武帝的宠臣李夫人,因汉武帝死后,她自伤死别而作的《李夫人》歌。帝子:帝王之子,这里指汉武帝的儿子刘弗陵。天孙:指汉武帝的孙子刘彻,即后来的汉昭帝。鼓瑟听渠悲帝子,凭肩那得学天孙:意思是说,我鼓瑟听你悲泣着怀念已故的帝子,怎么能和你相比呢?凭肩:靠近肩膀。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归途中所作。诗人在武当山的脚下,望着日头渐渐西沉,想起远在他乡的亲人
【注释】逢人:遇见人。宣明:唐玄宗李隆基的字。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腰:指陶渊明曾辞官归隐。渊明有《归园田居》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客:指自己。特:特别。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宦海中失意后的归隐生活。首两句以“宣”字起兴,说自己在官场上如履薄冰,生怕被人识破,不敢直言。后两句则以陶潜自喻,说自己的归隐是迫于生计而为之,并非出于本心。末两句写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前一句说陶潜曾隐居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