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瑛
第一首: 戴此头颅赎父刑,谁知不得比缇萦。 断魂化作双飞鸟,飞薄青霄日月明。 译文: 戴着这个头颅去赎父亲的死罪,谁知道这不能与古代的缇萦相比。 悲痛化为两翼的鸟儿,飞翔在高空,使太阳和月亮更加明亮。 注释: - 戴此头颅:意为“戴这个头”。这里指戴上象征刑罚的帽子。 - 赎父刑:意为“赎回父亲的刑罚”。这里的刑罚指的是父亲的死刑。 - 比缇萦:意为“比得上缇萦”。缇萦是古代的一个女子
蚁斗狼争满世间,传闻牛耳属齐桓。 洞门深锁华山月,黄屋不如茆屋安。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蚁斗狼争满世间”:描述了一个充满争斗和纷争的世界,暗指社会上各种矛盾和冲突层出不穷。 2. “传闻牛耳属齐桓”:指的是历史上齐国的君主齐桓公以卓越的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使国家强盛,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这一句可能寓意着作者希望有贤明的领导者出现,带领国家走向繁荣。 3. “洞门深锁华山月”
【注释】 将:带领 纲:丝绳,比喻铁条 廉州:地名。今广西合浦县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朋友郑郡推到廉州任上时所写的一首诗。诗的前两句说:自己带着钢条铸成吴钩,一道寒霜冻不坏。后两句说:傍晚满天风雨恶,不知何处才是廉州。 此诗前两句写诗人与友人告别的情景。诗人用“自将”和“纲铁”两个动作写诗人的豪迈情怀,以“铸”字点明这是一件珍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后两句写诗人在饯行席上的临别赠言
寄东阳二教黄亨仲二首 灯火穷经二十年,一官嬴得守青毡。近闻浙水推师席,尽道东阳有郑虔 注释:在漫长的岁月中孜孜不倦地攻读经典,度过了二十年的光阴,终于获得了一官半职,可以守着一方青毡。最近听说浙水中有人推崇我的老师,都说东阳人中有位郑虔般的人物。 赏析:这首诗是明朝著名诗人周瑛创作的《寄东阳二教黄亨仲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描述了作者在漫长的岁月中孜孜不倦地攻读经典,度过了二十年的光阴
注释: 雪霰初消道路平,马头红日照行旌。 大雪刚刚融化,道路变得平坦,马头红日高照,旗帜迎风飘扬。 丹山毛羽非凡鸟,拟作朝阳第一鸣。 丹山顶上的鸟儿的羽毛不是凡鸟,它们准备在朝阳的第一刻展翅飞翔,发出第一声长鸣。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朋友陈石峰进京参加选官考试时所作。诗人用“雪霰初消道路平”描写了送别时的天气和道路情况,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接着以“马头红日”比喻陈石峰朝气蓬勃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客窗风雨夜萧萧,曾剔银缸共寂寥。 - 注释:客人的窗子在风中摇曳,雨声萧瑟;我曾在银色的灯光下共同感受寂寞。 - 关键词:客窗、风雨、银缸、共寂寥 - 译文:在风中摇曳的窗户前,窗外风雨交加,我在银色灯盏下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寂寞。 第二句:别后逢君何处所,梦魂时落浙江潮。 - 注释:自从分别以来,我再也没能见到您,只能在梦中回到那个曾经与你相遇的地方
诗句: 天地机藏一束书,几回欲授又踌躇。 汉家四百年天下,都在鸡声未唱初。 注释: - “天地机藏”指的是自然界的玄机和奥秘,象征着宇宙间深不可测的智慧。 - “一束书”指的是书籍,这里强调了书籍的重要性和数量之多。 - “几回欲授又踌躇”表示张良想要传授给刘邦一些重要的策略或知识,但每次都犹豫不决,内心挣扎。 - “汉家四百年天下”指的是汉朝统治中国的时间长度,大约持续了四百年。 -
【注释】 为郑民部:为民部尚书(官名)。郑民部即郑板桥。 打乖:指在文学方面不务虚浮,追求真才实学。 文辞场里耻为俳:指不追求功名利禄,甘于清贫淡泊的生活。 山人:隐士。 自有:自有其志趣。 翠竹苍梧深著斋:翠竹苍梧是隐士所居之景,此句言隐居之人自有一种高雅的情趣和品格。 【赏析】 此诗首联写自己为官清廉、不图名利,与官场上那些虚伪矫揉、欺世盗名的人不同。颔联写自己不为功名利禄所诱惑
送丘大尹知黟县 青山迤逦到官家,地图试问宽多少。剩种桑麻莫种茶 翻译: 马匹南行路迢遥,青山绵延直至官家府衙。 地图上询问其宽广,剩余之地不如种下桑和麻。 注释: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诗人周瑛。 《送丘大尹知黟县·疋马南行去路赊》是这首诗的第一首,描绘了南行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色。 这首诗的第二首,继续描绘了南行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色。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诗句输出: 黟中风俗近如何,雀角鼠牙知不多。 君到山城无别事,棠阴满地听弦歌。 译文输出: 在黟县这个地方,那里的风俗习惯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这里的人生活简朴,不讲究奢侈浪费。虽然这里的人们生活朴素,但并不缺乏文化和艺术氛围。 当您来到这个山城时,会发现这里的生活并不复杂繁忙,您可以在棠阴之下欣赏优美的音乐和歌声。这里的人们都热爱生活,享受着宁静美好的时光。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