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原吉
【注释】 题:为……题写,这里指为元臣王熙端的本堂所画《宣和雪天芦雁图》二首作诗。 元臣:对人称其为元朝臣的敬词。 王熙端:即王庭筠。 本堂:官署中的书堂。 临来:临摹过来。精:精美。 小窗:小窗户。闲玩:闲暇时欣赏。足娱情:足以使人愉悦。 万边:万里之外。毳(cuì)辇(niǎn):毡车。宵:夜里。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中赞美了王熙端的绘画艺术,并抒发了自己观画后的感慨。
《闺词二首 其二》是明朝诗人夏原吉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关切之情。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解读: 1. 第一句:“鸾凤分飞镜影孤” - 鸾凤分飞:鸾鸟(凤凰)和凤凰分开飞翔,象征着离别。 - 镜影孤:镜子中的影像显得孤单、落寞,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 关键词:鸾凤、分飞、镜影孤 - 注释:鸾鸟和凤凰通常被视为吉祥之物,它们的分离象征了不幸或悲剧的发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过审题来理解内容,把握诗中景物的特点和情感,同时要注意诗人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如“昔年归去觐松楸”“里社亲朋共劝酬”等,注意这些词的含义,同时还要注意诗句的字数要求。 此题中,第一句“昔年归去觐松楸”,意思是去年离开京城回到家乡,到墓地拜谒了父亲;“里社”是古代乡村的祭祀土地之神的地方,“亲朋”指的是亲朋好友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多种考核点,做题时要求准确理解诗句内容,这是基础,还要注意[赏析]中的每个重点字的意思,比如“绣野堂”的“绣”,意思是装饰,这里指修饰;“生花”是形容头发黑亮有光彩。 【答案】 译文:我还记得过去寻找春天时在绣野堂里的情景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张耒,题目为《题德清亭》。 诗句逐句释义: 1. 危梁百尺压清流:形容桥梁高耸入云,横跨在清澈的河流之上,给人一种雄伟壮观的感觉。 2. 垂柳千条映小楼:描述桥边柳树的细长枝条垂落下来,与一座小楼形成对比,增添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3. 询罢民风闲眺览:询问当地人的风俗习惯后,我悠然自得地欣赏四周景色。 4. 溪山浑似旧曾游:仿佛回到了过去曾经游览过的山水之间
【注释】 千墩塔:位于今江西南昌。 云帆晓抵:晨曦中,乘船抵达。 结巢双白鹤:指鹤的巢穴。 飞来飞去过池汀:形容鹤在池塘周围飞翔的情景。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清晨,云帆刚刚到达千墩塔,人们还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中;只有一对白鹤,在塔下双双结巢筑窝。它们在池边自由自在地飞翔嬉戏。 这首诗以“千墩塔”为题,意在赞美塔的高大雄伟,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注释: 1. 群峰排闼势模糊,古木撑烟乍有无。 - 排闼:推开门的意思。 - 群峰:多座山峰。 - 排闼势模糊:形容群山的形态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 古木撑烟:指浓密的树林仿佛能撑起烟雾。 - 乍有无:突然有或突然没有。 2. 好似罗湘二三月,东郊山翠拥城隅。 - 罗湘:地名,这里代指湖南罗湘。 - 二三月:指的是春季的两个月。 - 东郊山翠拥城隅:形容春天时
浦名陆直因谁得,缘有龟蒙故宅基。 注释:这个地名“陆直”是因为什么而得名的呢?因为这里曾经是古代诗人屈原的后裔——屈原曾自称为“渔夫”,所以后人就称这里的江岸为“渔夫浦”。这里的土地被归给了屈原的后裔,因此就有了这个名字。 绿醑一杯寒莫酹,倚风为诵旧吟诗。 注释:我端起一杯绿色的美酒,在寒冷的夜晚喝下它。我靠在微风中朗诵着自己以前写的诗
注释: 秋来了,我强撑着上楼去看夕阳。十二扇珠帘都垂了起来。 我目送着天涯人远去,却再也见不到他了;心中满是离别的愁绪。 赏析: 这首词通过写登楼所见,抒写闺中女子对所恋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限眷恋。 起句“秋来强上夕阳楼”,是写登临所见,也是写自己的处境。秋日登高,本是赏心乐事。但词人登高而感伤,是因为她所思的“伊人”不在。这两句写出了词人登楼的苦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孤独、凄凉之感
【注释】 月月红:用“月月”形容红色,这里指红色的花朵。 仙子:仙女。 凌晨:天刚亮的时候;早晨。 理醉容:整理妆容。 馀脂都洒绿云丛:把脸上的胭脂全部涂在了绿色云朵般的眉毛上。 阊阖(chānɡhé):传说中的天门,即天宫之门。 吹散:风一吹就把花吹掉了。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对赵侍郎所藏一幅《月月红》的题咏之作。诗人以“月月红”为名,既赞美了画作之美,又寄托了作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