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华
次韵诸葛用中归真观三秀亭纪兴 舟次蒙城驿,名山未暇登。 归真闻有观,览古岂无朋。 小径松间入,危阑竹外凭。 亭标三秀异,境胜万人称。 玉气朝凝润,霞光晓散澄。 云房通曲密,蕊殿肃严凝。 济胜资佳具,扶颠藉老藤。 未能忘臬兀,岂敢肆骄矜。 长啸孙登解,躬耕诸葛能。 华林散鹿迹,断港聚渔罾。 九酝浮鹦鹉,三花覆毾㲪。 潭清容可鉴,谷响语还应。 石上便清坐,松根称曲肱。 愧予才潦倒,羡子思川腾。
陈李子发解归席上分韵得三字 明诏初登士,贤良起朔南。 太丘虽楚士,厥贡逐吴柑。 昆玉连城重,骊珠赤手探。 桂扳仙窟一,浪击禹门三。 突阵神初王,冲围战始酣。 摛文陈礼乐,射策黜奸贪。 归日逢重九,高朋喜盍簪。 黄花映朱寔,紫蟹间银蚶。 酒泻杯中绿,风生席上谈。 明年京国路,春水染袍蓝。 注释1:陈李子:指陈子昂。陈子昂在武则天时期被提拔为秘书正字,后迁修文令史,又任凤阁舍人。发解:科举考试合格。
送王炼师游龙虎兼东周白士祝洞天 古洞曾窥一线天,归来尘世又千年。 笑骑辽鹤闽山去,荔子花开海月圆。 注释: 1. 古洞曾窥一线天:曾经在古老的洞穴中窥视过一线天的美景。 2. 归来尘世又千年:回到尘世又过了一千年。 3. 笑骑辽鹤闽山去:笑着骑着辽鹤飞往闽山(福建省)。 4. 荔子花开海月圆:荔枝开花时,海中的月亮也变得圆满。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王炼师游历龙虎兼东周白士祝洞天景色的诗
【解析】 此题为综合考查题。首先,理解诗意;然后,注意押韵;最后,注意注释和译文的对仗和炼字等艺术手法。 第一句,“清弓轩棹歌”是题目,交代了写作的对象、内容和场合(在船上)。诗中说“清”、“轩”、“棹”,说明船很干净,船舱也很敞亮;“歌”指歌唱,说明船主是一位善于唱歌的人。 第二句,“东洄瀛海望蓬山”,写诗人乘船往东航行的情景。“东洄”即向东航行。诗人在海上航行,看到了远处的瀛洲、蓬莱二神山
【注释】 “枇杷”:即枇杷树的果实。 “白头”:指枇杷树上花白了。 “枝上花开才岁暮”:诗人以“岁暮”喻指一年将尽的时候,即农历的年底。 “叶间子熟又春残”:诗人以“春残”喻指春天快要过去的时候,即农历的初春时节(一二三月份)。 “何缘山鸟头先白”:诗人以“山鸟”喻指杜鹃鸟,以“头先白”喻指杜鹃鸟在树上鸣叫时其头部的羽毛已经变白。诗人以“何缘”表达出对杜鹃鸟鸣叫时头部羽毛已经变白的惊讶与不解。
注释: 1. 微步瑶阶不动尘:微步,轻盈的步子,瑶阶(白玉台阶),不动尘,不沾上尘土。 2. 妖娆岂慕宋东邻:妖娆,美丽动人。宋东邻,指古代美女宋玉妻,即宋惠莲。 3. 手援仙桂沉吟处:手援,用手抓住。仙桂,仙人所持之桂枝,喻为美好事物。沉吟,沉思默想。 4. 谁是龙头苐一人:龙头,比喻第一。苐一人,指第一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仕女在玉石台阶上行走,不沾染尘埃的情景
注释:清亮的弓箭在船头,划动着船桨。三十六座小池塘,春水生发。一百零五日又到清明。轻快的帆子低拂着桃花般的雨,醉醺醺地踏着船舷唱歌,洗去帽子上的尘土。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春日景色的七言律诗。首联“清弓轩棹歌”四字写出了作者乘船出游时的愉快心情和轻松惬意的姿态。颔联则通过“三十六陂”、“一百五日”等具体数字,生动地勾画了江南春天特有的美景。诗人在船上放歌,歌声飘荡在桃花盛开的江面上
【诗句】 杨柳眠溪春水生,舂锄并立眼偏明。 莫思滩濑鱼虾美,忘却云霄万里程。 【译文】 春天的柳树静静地躺在清澈的小溪边,溪水的流动让柳树显得格外柔美。两人并肩站立在田野上,眼神明亮,仿佛在欣赏这宁静的景象。 不要想着滩上的鱼儿鲜美,也不要想着天上的路程遥远。 【注释】 - 杨柳:指生长在河边的柳树。 - 眠:静默,静止。 - 溪水生:溪水流动。 - 舂锄:用来除草的农具。 - 眼偏明
注释:顾定之的墨竹,八法从衡篆籀文,墨池春水荡湘云。任它门外风埃满,日报平安有此君。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顾定之墨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祝愿。 首句“八法从衡篆籀文”,意思是说顾定之的书法技艺高超,如同古代的八法、衡法、篆书、籀文等,都是书法中的经典之作。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顾定之书法技艺的高超。 次句“墨池春水荡湘云”,是对顾定之墨竹的具体描绘。墨池中的春水荡漾
注释:不让铅粉污染肌肤,内家妆束适宜时代。 想随着女伴去寻春芳,只怕西园的蝴蝶知道。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人名诗,以女子的妆饰与行为为题,赞美其不沾染尘世之污,而保持天然的美,并希望她能像花蝶一样自由自在,不受拘束地去享受生活。诗中通过“铅华”、“玉肌”等词汇来表现女子的清白之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她的祝愿和期望。全诗语言简练而生动,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作者高洁的品质与远大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