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诗句以“宦游京国久蹉跎,老去躬耕奈乐何。”开头的明代诗歌鉴赏 1. 诗歌原文: - 宦游京国久蹉跎,老去躬耕奈乐何。 - 田畯有怀时见候,农人无事日相过。 - 污邪水满菰蒲长,高陇春深菜麦多。 - 几度报田归去晚,醉中犹唱饭牛歌。 2. 诗人介绍:张宁,字靖之,号方洲,浙江海盐人,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生平和作品反映了明朝中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状况,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3.
解析: 第一句:“远携书剑上京畿,身在青云去路微。” - 注释:携带书籍与宝剑,前往京城。身处仕途,前途似乎并不明朗。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带着书和剑准备进京的壮志豪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未来道路的迷茫和不确定感。 第二句:“千里关河成远别,十年诗酒叹多违。” - 注释:千里之外是关河,表示距离遥远,无法相见。十年来一直醉心于诗歌和美酒,如今感到许多事情都违背了自己的意愿。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贺刘氏新娶》。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洞房花烛照新妆,此夕相逢乐未央。——新婚之夜,洞房的花烛映照着新娘的新妆,今夜的相逢多么欢乐啊! 2. 鸣雁有声冰始泮,牝鸡无语夜偏长。——随着雁叫的声音,冰冻的河面开始解冻了;而母鸡却沉默不语,夜晚似乎更长了一些。 3. 采蘋拂曙游南涧,奉帚平明觐北堂。——清晨,我采集苹草,准备去南边的溪边游玩;清晨
海城吴叶堕新秋,露坐中庭夜色幽。 微月遥随银汉转,清樽不共故人游。 曾闻玉殿传灯火,更想瑶台望斗牛。 千里相思应未寝,故园南望益离忧。 注释: - 海城吴叶:指秋天的景色,海边的吴地树叶已经变黄了。 - 中庭:指的是庭院里。 - 微月:月亮很小,光线很微弱。 - 银汉:银河。这里指的是月亮。 - 清樽:清澈的美酒。 - 玉殿:皇宫里的宫殿。 - 传灯火:在夜晚传递灯火,象征团圆。 - 瑶台
注释: 苍松白石守护着古老的玄关,这里是一个福地清高的地方,无法攀登。 万壑天风吟吟倚处,一林明月醉眠间。 蓝田玉长云根露出,王母书回梦鹤闲。 为问长生如可学,愿从服饵驻童颜。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诗歌。首句"苍松白石护玄关,福地清高不可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苍松白石守护着古老的玄关,这代表着一种神秘、古老而难以企及的氛围。接着,"万壑天风吟倚处
酬陈彦章见寄 几年瘴海息波涛,棨戟重临不惮劳。 塞上风云严虎卫,营中新月照龙韬。 一身许国丹心在,百世传家素业高。 见说于今戎务少,只应词赋日挥毫。 注释: 1. 瘴海:指南方湿热的瘴气之地,多比喻偏僻、荒凉的地方。 2. 棨戟:古代的一种仪仗用具,这里指军队的威武。 3. 塞上:指边疆,边关。 4. 龙韬:指兵法,这里可能是指军营中的战术和策略。 5. 戎务:指军事事务
【注释】 堂上:指父亲。双亲:父母。鬓已华,指两鬓斑白。莫因年少误生涯:不要因为年轻而耽误了人生大业。弟:弟弟。鸣世:声名远扬。苏氏:指北宋文学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群从:指弟兄。能诗忆谢家:能诗的弟兄怀念诗人谢灵运。云依丹桂子:比喻兄弟如云。天阙:皇宫。紫荆花:指故乡洛阳。沧江:指洛阳附近的洛水。夕:傍晚时分。愁见:看见。征鸿:远飞的大雁。渚沙:水中沙洲。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这一要求去分析诗歌的具体内容,如“郊原秋日景凄其,三径黄风晚更滋”的意思是:郊野的原野上秋天景色凄凉凄冷,三条小路黄叶萧瑟,秋风劲吹更为寒冷。“郊原”,指郊野;“秋日”,指秋天的景象。“凄其”,“凄寒
【解析】 “寄刘世亨兼简诸故旧”的意思是:寄给刘世亨并问候你各位朋友。 ①“别后逢人每寄声,自怜多病托群英”的意思是:自从分别之后,每逢遇到相识的人总是要问候一声;自己却因病体多,只好把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②“经纶有策怀先达,科第无才愧后生”的意思是:我有治国之策却怀才不遇,没有考中科举,惭愧地愧对后来的人。 ③“淡月疏钟京阙梦,白鸥烟水故园情”的意思是:我在京城里思念故乡,只有明月
注释: 宦情离思共依依,极目关河四顾微。 千里风云随去马,五更霜露满征衣。 山连齐鲁居人少,地接淮扬故旧稀。 自愧才华非董贾,春风何日觐彤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旅途中所作,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首句"宦情离思共依依",描述了作者因为仕途上的不顺心而感到心情低落,对官场生活产生了深深的厌倦和不舍。他看着四周,心中充满了对家的思念,这种情绪如同草木般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