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注释】五风:指春雨。皇天:上天。桑满墙阴:指桑林遍野,墙头桑树郁郁葱葱。稻满田:形容稻田丰登。寒食节:古代在清明节前一 天禁火,人们吃冷食,故称寒食节。神:这里指土地神。先办赛神钱:指先祭祀土地神再祭祖,这是古代的习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寒食节时写的,描写了农民丰收的景象和寒食节的风俗,体现了农民对土地神的虔诚和尊重。 首句“五风十雨荷皇天”,描绘了春雨连绵不断
诗句释义 1 “不用高飞逐走蓬”,这句话的意思是不需要高飞追逐,也无需躲避。这里“高飞”和“逐走”都是比喻,意在形容鸟儿的习性。 2. “鸣鸠乳燕自相从”,这句话描绘了鸠(布谷鸟)和燕子在庭院中相互陪伴的情景。"乳燕"指的是刚出生不久的燕子。 3. “日斜庭院春声歇”,这句话描述的是太阳渐渐落山,春天的声音也随之消失。 4. “一树樱桃细雨中”,这句话描绘了樱桃树上挂满了红色的果实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文人张宁的作品,名为《仙女图二首 其一》。下面将按照要求逐句翻译、注释和赏析这首诗。 - 原文: 碧空云净石坛清,自启琅函拜月明。 一道灵风王母降,山童莫认许飞琼。 - 译文: 清澈的碧空下,白云飘散干净,石坛显得格外清爽。我打开神秘的琅函,向明亮的月亮致敬。 一道神奇的灵风,是王母娘娘降临人间,不要以为这是普通的许飞琼。 - 注释: 1. 碧空云净石坛清
风静猿啼月满山,东林夜色共人门。 柴门正与清光对,分付山童且莫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图。首句“风静猿啼月满山”描绘了夜晚安静祥和的景象,月光洒满山林;次句“东林夜色共人门”则将读者的视角从自然景色引入到人类的生活场景中,形成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第三句“柴门正与清光对”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宁静的氛围,柴门映照着月光,显得更加明亮、清晰
【注释】 题余不春社诗二首:即《题柳》诗,唐人有《题柳》诗,多至数十首。 白叟黄童:指老人和孩子,形容年老体衰,精神矍铄。半醉醒:既醉又醒,形容酒意正浓。 连袂(mie):衣袂相连。 百年盛先:百年大计,长远之计。 为写新诗:为了创作新诗而作。 托姓名:寄托在诗歌中。 赏析: 此诗是作者晚年所作,借题抒发感慨。全诗四句,前两句描绘出一幅热闹的春游图景,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
这首诗描绘了后浦渔歌的美妙场景,通过诗人独特的视角和感受,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欸乃新声度远汀,烟消日出树冥冥。 - 翻译: 新声的欸乃声远远传来,雾气消散,太阳从树林中升起,树木显得更加幽暗。 - 注释: “欸乃”是古代一种船歌,这里指后浦渔歌。“度远汀”形容后浦渔歌的声音传得非常远。“烟消日出”描述了日出时的景象,雾气逐渐消散,阳光透过树林洒下。
林溪六景 其二 前村牧笛 草绿平原春雨歇,花残曲径夕阳明。 朝来暮去年年似,吹散荣华是此声。 注释: 1. 草绿平原春雨歇,花残曲径夕阳明:春天的雨后,草地变得绿油油的,田野上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花儿凋零在小路上,曲径通向远方,而阳光则洒在曲径上,显得格外明亮。 2. 朝来暮去年年似,吹散荣华是此声:早晨的阳光与傍晚的余晖交替出现,仿佛一年又一年地重复着。而那吹奏的笛声,却能吹散所有的荣华富贵
【注释】: 1. “画犬”:唐代诗人杜甫在诗中曾以“画犬”比喻其诗。 2. “金铃”:《诗经》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之说,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的诗风。 3. 夜沈沈:夜色沉沉。 4. 足下生氂氄亦深:足下生毛,说明诗人的诗歌具有深沉的意蕴。 5. 庭院风闲帘帨静:庭院中风吹动窗帘,室内宁静。 6. 戏随蝴蝶:诗人在庭院中欣赏蝴蝶飞舞的美景。 7. 吠花阴:蝴蝶飞舞时发出的声音像狗叫一样。 【赏析】
罗浮梦 月落参横夜五更,荒园睡觉不胜情。 铅华满世皆春梦,赢得罗浮野梦清。 注释: 罗浮梦:指作者在罗浮山的梦中所见。罗浮山在今广东省增城、博罗之间。梦到自己在罗浮山过夜,梦见自己与情人在一起,非常愉快。 参横:即参星横斜。古人常将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北方玄武”等称为“参”,故称参星为“参”。 荒园:指荒僻的园林。睡觉:睡觉时被风吹动树枝的声音吵醒了。不胜情:形容心中充满了感情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仙女的诗歌。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 1. 蕊珠经罢玉香消:这里的“蕊珠经”指的是佛教中的《蕊珠经》,它是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而“玉香消”则形容经文读后的心境如玉般清静,香气消散。整句诗的意思是仙女在读完经文后,心境变得宁静,如同玉石一般清新。 2. 白鹤来时树影摇:白鹤是吉祥之鸟,常常出现在诗中象征着好运和长寿。当白鹤来到时,树上的影子也随之摇曳,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