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吕纪的《白鹭图》。全诗如下: 万里江湖钓弋稀,懒随鸥鸟候忘机。 还应静避风涛恶,共立苍茫暮不飞。 注释:在万里之遥的江湖中,很少有钓鱼的人了,他们懒得像那些鸥、雁一样等待时机,忘掉自己的捕鱼工具。我也应该静静地避开风浪,躲避那些恶劣的天气,和你们一起站在辽阔的天地间,直到天色渐暗也不飞走。 赏析: 此诗以白鹭为对象,描写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卷,表达了作者超然物外的情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雪松下》。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1. 诗句解读: - “蓝关疋马瘦停鞍”:蓝关是古代的一个关口,李白在蓝关骑马停留,形容他在路上行走的状态。“疋马”表示马儿已经疲惫,“瘦停鞍”描绘了马儿因长途跋涉而瘦弱无力的样子。这里的“蓝关”和“疋马”都是地点名词,分别指代了具体的地理位置。 - “羝窟天荒汉节残”:羝窟指的是羊圈,天荒则暗示着荒凉的景象
《美人图二绝·其一》是明代诗人张宁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一个少女在微风中散发着柏子香,夜深时吹拂着紫色的霓裳。她望着夜空中的缑山月,春心荡漾之际,不禁回首往事,若有所思地后悔自己曾经吹箫引得凤凰飞去。 “少女风微柏子香,夜深吹透紫霓裳”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少女的温柔与美丽。少女如同柏树般清雅,她的香气随风轻扬,夜幕中紫色的衣裙如霓裳羽衣般飘逸,这既是对少女外貌的赞美
芭蕉美人 一点蕉红若展丹,东风先自暗凋残。 满怀都是伤春思,彩笔无题绿叶干。 注释 芭蕉美人:以芭蕉比喻美女的诗句。芭蕉:一种常绿植物,叶子宽大而长,开红色小花,果实可以吃。美人:指美女。 一点蕉红若展丹,东风先自暗凋残:芭蕉花如红点一般鲜艳,如同展开的丹砂。然而,春天的风却率先吹落了这些娇嫩的花朵,使得它们凋零枯萎。 满怀都是伤春思,彩笔无题绿叶干:诗人心中充满了对春天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是宋代画家刘松年的山水画作品。全诗如下: 春色催人不耐闲,危桥曲涧远跻攀。 却嫌昨夜东风雨,漂得桃花满钓湾。 注释: 1. 春色催人不耐闲 - 春天的景色让人感到兴奋,不愿意空闲下来。 2. 危桥曲涧远跻攀 - 在险峻的桥梁和曲折的山涧中攀登。 3. 却嫌昨夜东风雨 - 却讨厌昨夜的东风吹雨。 4. 漂得桃花满钓湾 - 让桃花飘落到钓鱼的小溪湾。 赏析:
【注释】 王舜耕:作者的字。雪江:指王舜耕所画的山水画中的江景。殢(tuí):困倦,迷糊。幽居:隐居。风雨旦:早晨风雨交加的样子。梨花落尽未开门:形容梨花凋谢后,门紧闭的情景。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用“春愁”“人断魂”和“梨花落尽”三个意象来描绘画中景象,表达出一种凄凉哀婉的情感。 上片首句点明题画之目,即王舜耕为他所画的江景;次句写眼前景,春意盎然之际,诗人却满目愁绪,昏昏欲睡
注释: 四松卷:指一幅以四幅松树为主题的画作。 手植苍松今几时:意思是亲手种植的苍松已经过了多少年了,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间的哀叹和对自然的赞美。 空亭面面绿阴滋:意思是空旷的亭子四周被郁郁葱葱的树木所包围,显得生机勃勃。 半临山谷半溪水:意思是一半是山的一半是水,形容景色优美。 雪月风烟各自宜:意思是雪、月、风、烟各有各自的特色,适合各自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四幅以四松为主题的画作
诗句如下: 白石尘消苦竹生,一枝秋色淡无情。 幽居莫作芳菲看,晚露寒霜老更清。 注释如下: - 白石:白色的石头,这里指代菊花。 - 尘消:指菊花上的尘土已经消散。 - 苦竹生:指苦竹生长出来。 - 秋色:秋天的颜色。 - 淡无情:形容菊花颜色淡雅且不显媚态。 - 幽居:幽静的住所。 - 芳菲:指芬芳美丽的花朵,常用于形容女性或美好事物。 - 晚露寒霜:指天气寒冷,露水和霜气。 - 老更清
【注释】刘松年山水二幅:这是一幅描绘江南江北的画。 其一:第一句。 红树青山满眼秋,江南江北路悠悠:眼前是红树和青山,一片深秋景色。 行:一行。 归雁无书信:没有消息。 不下楼:不愿再走。 赏析:此诗首联写景,颔、颈两联写情,尾联写意,全诗以情贯之,浑然一体。前四句描写了江南江北的美景,“红树青山”点出季节,渲染了一种萧瑟的氛围。后两句则抒发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在诗人眼中
张复阳的画作 山间云雾凝结,树木上凝聚着轻烟。刚刚停歇过夜雨,又迎来了初春社日。 山下人家在晚上挽留客人,打开门时只见花纷纷落下满篱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