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越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1) “屏阴”三句:指元履任和答何邦伯的《送子赴官》。“屏阴”,屏风。这两句说:屏风遮住了窗前的松树,秋尽时,黄花尚未凋落;京城忽又回到了三年前的景象,在太学中授官为一介小吏,感到荣耀。这三句是写景,表现了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2) “便当”二句:“鼓舞”指激励。酬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分析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最后进行概括。“履儿”句:你被派往四会担任县令,我写了新诗来答谢你的酒钱。“宁复”句:“青毡”指草鞋,这里比喻高官厚禄,与前句的“冷如前”相对,意谓你如今虽然仍居高位,但已不再像以前那样受冷遇了。“要知”句:要知道名教(儒家主张的仁义道德)难以施展抱负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午日节集便观竞渡 午日节,即端午节。集便观竞渡,意指在端午节这天,聚集在一起观看龙舟比赛。 2. 蜀葵相映海榴红,小院春光日日同。 蜀葵相映:蜀葵(蜀葵花)与海榴(石榴花)相互映衬,形成美丽的画面。 海榴红:石榴花开得如火如荼,颜色鲜艳如火。 小院春光日日同:小院中春光明媚,每天都是如此。 3. 辰下适逢端节至,花前休放玉瓶空。 辰下:指辰时,即早晨7点到9点。 端节至
赠陆节斋 休嗟肮脏世无俦,数仞宫墙昔共游。 岂有清名规后进,独知高行仰前修。 使君谢事无三窟,居士随时号四休。 肯为西庄松竹径,雪霜同傲百年秋。 注释: 1. 休嗟肮脏世无俦:不要叹息自己身处污浊的世俗中,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 2. 数仞宫墙昔共游:曾经一起在高大的宫墙上游玩。 3. 岂有清名规后进:难道只有名声才能作为榜样来教导后来的人吗? 4. 独知高行仰前修:只看到那些高尚品行的人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与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逐句分析理解,然后结合全诗内容来赏析。 第一句“紫气东来漾碧潭”,写寿星的降临。“紫气”指祥瑞之气;“东来”指从东方而来。“漾碧潭”即浮在碧潭之中。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吉祥的征兆从东方而来,在碧波荡漾的水潭上飘浮着。 第二句“瑶池仙客降鸾骖”,写寿星的降生。“瑶池”是神话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代指寿星。“降鸾骖”即驾鸾而来
这首诗是李前川在庆祝自己诞辰时所作。他以自己的诗才和仙气自比,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 诗句解析: 1. 精木何曾费曝蒸? - “精木”指的是精心雕刻的木材。 - “何曾”表示从未。 - “费曝蒸”意为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处理或保养木材。 - 这句诗意味着李前川对自己的诗歌创作非常投入,从不浪费精力去处理木材,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专注和热爱。 2. 诗翁仙骨自冰清。 -
注释: 首阳之下觅廉夫:在首阳山下面寻找廉洁的人。 却笑荆州利木奴:却嘲笑荆州人(指刘表)的贪婪。荆州,指刘表的地盘。 见说路人犹按剑:听说路过的人还握着剑。 莫缘当日暗投珠:不要因为当初(被刘表)暗中贿赂他而怨恨他。 春秋落笔无遗直: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孔子著书立说,其文辞典雅,言简意赅,有“文起八代之衰”(司马迁语)的美誉。这里比喻邓太守的文章写得很有价值(没有遗留什么瑕疵)。
注释与赏析: 1. 致归犹未及归时,当路褒留意重违。 - 注释: 尚未到达回家的时间,但已经引起了当权者的注意和重视。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即将被提拔或受到重用的期待,但同时也感到有些不安和犹豫,因为他还没有准备好面对这些变化。 2. 桃李不知私化雨,芰荷新制入山衣。 - 注释: 桃花和李花不知道这是为了它们而特意下过雨的,新制作的芰荷衣被穿在了山上。 - 赏析:
注释: 得赋归来意便佳:得到赋,意味着回归自然,心情愉悦。 春风歌酒度秦淮:在春风吹拂下,饮酒唱歌度过秦淮河。 已输茂叔难寻乐:已经失去了茂叔那样寻欢作乐的能力。 顾学尧夫易打乖:学习了尧夫的学问容易犯错。 一壑自便终老计:一个人生活在山谷里,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终其一生也无憾。 五松都共谢官阶:五棵松树都是官员们的象征,现在都一起告别了官阶。 山中白酒应新熟:山中的白酒应该是新的
向从紫水溪头过,得共红云岛上游。 长恨岁时添白发,每吟篁竹记清修。 注释:曾经从紫水溪边经过,有幸与红云岛相会并游玩。常因岁月流逝而增添白发,每当吟咏竹林之时,都会想起自己保持高洁的修行。 风光习性老犹在,真率馀情会未休。 注释:虽然年岁已高,但依然喜欢这里的风光美景,保持纯真自然的性情,情感并未减退。 花鸟欲留君且住,等闲相别又三秋。 注释:花儿鸟儿都希望你留下来再住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