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淳
【注释】悌:尊敬兄长。温恭尽乃情:对长兄要和顺恭敬,把真情流露出来。 【赏析】《诗经》中的《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直钩陈之鱼鱏,大放鹄之鷃。”是说父亲养育了我们,母亲抚养教育了我们。父母对我们爱护有加,我们要以孝道来回报父母。《蓼莪》这首诗表达了子女孝敬父母的美德。 这首诗是说:对待兄长,要以和顺恭敬的态度去侍奉他,把他的心意表现出来。出门时,对长辈要十分尊敬
注释: 父子之间是天性的关系,这是人伦关系中最重要的部分。 一句话在家庭中有亲情,不能轻视它。 赏析: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天性之爱的珍视和尊重。 第一句诗“父子本是天性”,表明了父子之间的亲情是自然形成的,是天性的体现。这里的“天性”指的是人的本性,即与生俱来的特质。 第二句“人伦此其大”,则强调了父子关系在家族伦理中的重要性,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基础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点字词的理解掌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平时既要注意积累,同时还要善于进行知识迁移。此题要求学生正确书写重点字词,理解其意思,并结合语境进行分析。“辅”意思是辅佐;“信”意思是信用,诺言;“狎”同“亵”,轻慢,不敬;“私”是私下,暗中的意思;“亲”指亲近的人。 【答案】 注释:朋友和门生是同道之人,共同来匡正我。只要说出一句话,就一定要讲信用,不可以私下里轻慢亲近的人
【注释】 听:听觉,听力。司听:主管听觉。听正:听得清楚准确。为聪:变得聪明。匪:通“非”,不是。彝:古代对人的尊称,此指自己。慎:谨慎,小心。闻:听见。聋:耳朵不好使。 【赏析】 这是一首讽喻诗,作者借“耳”的比喻,以警醒那些不慎重地对待听取别人意见的统治者或文人雅士。诗人认为,人若能够虚心倾听,就能增长知识,提高智慧,否则,就会闭塞视听,变得愚蠢无知。所以,“听”与“聪”是紧密联系的。然而
注释: 所以负责说话,所说的话必须正确;如果不合法规不要随意说,否则就会陷入困境。 译文: 所以负责说话,所说的话必须正确;如果不合法规不要随意说,否则就会陷入困境。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那些只知空谈,不顾法纪的人的批评。诗中指出,这些人之所以会说出错误的话,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说话艺术。他们所说的话语,虽然出自他们的口,但却是不正确的。这种言论可能会对他们自身造成不利的影响
“智者人之烛,于我非外铄”: 这句话通过比喻,将知识或智慧比作人体内的“烛”,照亮并指引着前行的道路。而诗人自己,并非因为外界的诱惑而改变了本质,而是坚持自我,保持清明的头脑。 “清明本在躬,无容自昏浊”: 此句强调个人的内在修养和清明,是自我提升和净化的过程。诗人提醒人们,真正的清明和清醒,源自于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和不懈追求。 陈淳的《閒居杂咏三十二首·智》以简洁的语言
手是掌握事物的器官,必须用来执事。 但是要谨慎,不要滥用,否则就会导致肢体不灵活。 如果过于拘泥于细节而不知变通,就会失去灵活性
注释:君臣之间,本应是天尊地卑的秩序,君主一言九鼎,不可以为私利 赏析: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揭示了君臣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君主应当以道义为先,不能为了私利而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种观念体现了儒家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夫妻关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男子是乾(阳)的象征,女子是坤(阴)的象征。夫妻之间的一句话,都会产生不同的后果,不能因为一时的欲念而败坏自己的品德。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比男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来强调夫妇的重要性。诗中的“夫妇亦大端”表明婚姻关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诗人认为,夫妻之间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家庭的和谐,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因此,诗人呼吁人们要珍惜和维护婚姻关系
【注释】 孝:孝顺父母,尊敬长辈。 “事”:侍奉,供养。 “斯须”:片刻,一会儿。 “不离身”:时刻在身边。 “爱敬”:对父母、尊长的爱戴和尊敬。这里指对父母的尊敬。 “二者”:前一个“二”字是代词,指父母。后一个“二”字是数字,表示第二。 “书绅”:悬挂在衣服的衣带上面,作为警醒自己的标志。 【赏析】 此诗以“孝”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孝道的看法,认为孝顺父母是人应有的本分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