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民表
【解析】 “列岫”即“列山”,指连绵的群山。“窗中列远岫”即“窗对远山”。诗人以月为友,以青山为侣,把窗前的远山写活了。“有时乘倒景,簸弄石蚝窗”两句,描写诗人在窗前赏玩着明月,欣赏着山色,不时地将窗前倒映的月亮和远处的山峰相互簸弄,使它们更加明丽动人。 【答案】 译文:窗子对着远山,月光与青山相对照。开门看见玉制的窗扇,就像两扇打开的窗户。有时我乘着月亮从对面照来的景象,用双手簸动窗下的石头
诗句如下: 月与青山对,开门玉作双。有时乘倒景,簸弄石蚝窗。 注释如下: - 端居不出户:形容诗人长期居住在家中,不出门。 - 吟啸此亭中:指在这座亭子里吟咏歌唱。 - 石床留夜月,桂树抟秋风:描述夜晚的月光和秋天的风。 - 石床:指石制的小床。 - 夜月:指夜晚的月亮。 - 桂树:指桂树的树叶。 - 抟秋风:指树叶被风吹动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画卷
列岫亭以窗中列远岫为韵呈现了一个静谧的景致,通过窗户观赏远处山脉的壮丽景色。诗中“会心不在多,一丘堪偃蹇”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领悟,不在于数量多少,而在于心灵的宁静与满足。接下来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详细解释: 1. 首句释义:“列岫亭以窗中列远岫为韵”这句诗意味着诗人在窗前观赏到远处山脉的美丽画面,这些山峰层层叠叠,如同被排列在窗户之外。这里的“列岫”指的是连绵不断的山峦
石楼 壮士图麟阁,仙人惜蕙楼。 洞门常反锁,惟待采真游。 注释:在石楼之上描绘出壮士的画像,仙人爱惜着蕙草的高楼。洞口时常关闭,只等待有真正的神仙来采药。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石楼,它被用作壮士、仙人的画像和采药的地方。诗中通过“壮士”和“仙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仙道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中的“反锁”一词也暗示了石楼的隐秘性和神秘性
【注释】 曾缮:指王曾,字子端,成都新繁(今属成都市)人。少行:步行、行走。 夜雨寄北:《墨竹赋》中有“夜雨滴空阶”之句,此处是借指。 黄庭坚在《题王逸少帖》中说:“此纸笔迹真似右军,但结体便有别。”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赠友的七律。诗人以清雅闲淡的风格,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友情和良好的祝愿。 起句“竹下少行尘”,用典自陶潜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注释】 雉:指野鸡。雉音zhì,意感:以……为感。商山四皓:汉初有四人,因避秦难,隐居商山,后辅佐太子刘盈。 鸿冥说商山:比喻隐居不仕。鸿冥:高远。 【赏析】: 此诗是作者送别友人请告归宜兴时作。首句即点明送别的对象——署正(县令的佐吏)。二、三句,用典,表达对友人的敬意和祝愿。末联则写送别之情。“君早去人间”,言君之去,如天人分离,令人不忍。全诗意脉贯通,结构严谨,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浑朴无华
送别署正,请告还宜兴暂时解除金门官服的束缚,来窥看玉女潭。 旧友在京城以外,想起江南的琼树。 注释:暂解金门绂,来窥玉女潭:解除了金门的官员之职,来窥探玉女潭。 故人京路外:老朋友已经离开了京城。 琼树忆江南:想念起江南的梅花。 赏析:这是一首告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首句直接点明送别之意,第二句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画卷,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注释:丹灶:道教炼丹的地方;偃月:形容炉子的形状;真诠:指炼丹的秘诀;寒温:指火候;白鹤:传说中的一种鸟,此处借指仙人;回旋:来回盘旋;知为仙掌守:指知道这是神仙掌管的地方。 赏析:本诗描写了一位炼丹师在丹炉边操作的过程,表现了他对炼丹技巧的精湛掌握以及他对炼丹过程的深刻理解,同时展现了他对炼丹结果的期待和对成功的喜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神秘色彩
注释:瀑布高耸入云,水珠如同帘子般垂落。 双龙在瀑布旁翻腾跳跃,溅起的水花让人难以靠近。
【注释】 过雪舫:指过张玄超的雪舫。雪舫,是张玄超的别墅名。 试:试用。龙井茶:指浙江杭州的西湖龙井茶。 瀹:烧。玉河冰:玉河之水,即“玉泉水”。 斋:书房。斋中:在书房中。 幽赏客:隐士、隐者的欣赏者。 淄渑:比喻不同事物。淄水和渑水,都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水质。古人常以它们来比喻不同事物的优劣。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张玄超别墅雪舫中试饮龙井茶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点明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