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与青山对,开门玉作双。
有时乘倒景,簸弄石蚝窗。
【解析】
“列岫”即“列山”,指连绵的群山。“窗中列远岫”即“窗对远山”。诗人以月为友,以青山为侣,把窗前的远山写活了。“有时乘倒景,簸弄石蚝窗”两句,描写诗人在窗前赏玩着明月,欣赏着山色,不时地将窗前倒映的月亮和远处的山峰相互簸弄,使它们更加明丽动人。
【答案】
译文:窗子对着远山,月光与青山相对照。开门看见玉制的窗扇,就像两扇打开的窗户。有时我乘着月亮从对面照来的景象,用双手簸动窗下的石头,让窗下的小窗发出悦耳的声音。
赏析:此诗是咏物诗,借咏月、赏山,表现诗人对大自然的钟爱之情。诗人通过“月”“山”两个意象的反复咏唱,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列岫亭”四字,点出题旨。诗人以月比山,以月喻山,写出了月与青山的相互辉映,也写出了诗人与月、山的相融。“月与青山对”,一个“对”字,既写出了月光照耀山峦的美景,又写出了诗人陶醉于这美景之中的愉悦心情。“开门玉作双”一句,是说诗人推开窗户看到的是一幅美丽的画面:窗外有两座高耸的山峰,仿佛是两块玉石一样,而那明亮的月光正好从两座峰之间穿过,形成了两个明亮的月亮,宛如一双眼睛在注视着人间的世界。诗人将这一景象比喻为“玉”,“玉”在这里是形容山峰的美丽,也是形容月光的明亮。“有时乘倒景”两句,是说诗人有时会借助月亮的倒影去观赏远处的风景,这时,他看到的景象会变得更加美丽动人。“乘”在这里是动词,意思是借助;“簸弄”意为玩弄,这里是指借助倒影去观赏远处的景色;“石蚝窗”即小窗。诗人将小窗比作石蚝(一种贝壳类动物),而将窗外的倒影比作它的影子。诗人将小窗比作小窗,而将窗外的倒影比作它的影子,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借助小窗观赏到的窗外美景。“有时乘倒景,簸弄石蚝窗”两句,不仅生动地写出了诗人观景时的情景,而且还写出了他观景时的惬意心境。
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描绘,表现出自己对大自然的钟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