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晋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葛井仙踪的诗,通过对葛井的描述,表达了对葛仙的敬仰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谁凿云根清气泄,混混源泉流不竭。 注释:是谁在云根处凿出清气,滚滚流水源源不断流淌。 赏析:这里的“云根”指的是云中之根,即云雾深处的地方,诗人用“云根”来形容葛井的地理位置。“清气”是指清新的空气,“滚滚流水”则形容了葛井水源丰富,水流不息的景象。 2. 味极太古比龙涎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翠屏列画:青峰如屏高插天,悬崖积翠生云烟。 注释:这里用“翠屏”来比喻青山,用“列画”来形容山峰的形状,形象地描绘出了山的形态。而“高插天”则形容山峰之高峻,与“青峰”相呼应,进一步强调了山峰的巍峨。同时,“悬崖积翠生云烟”则描绘出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神秘的感觉。整句诗通过对山峰的描绘
柘川之西有削石,屹立巍巍峻如壁。 下有沧浪百尺深,澄清恰似秋天碧。 逝者如斯竟不停,孺子长歌堪濯缨。 故知源头有活水,支流分派迢迢清。 注释: 1. 西岩胜水:指柘川西边的胜景。 2. 削石:陡峭的石头。 3. 沧浪百尺深:沧浪指的是柘川的水,深百尺。 4. 澄澈:清澈透明。 5. 逝者:流水。 6. 孺子:年轻的人。 7. 长歌:高声唱歌。 8. 濯缨:洗帽子。比喻洗去污浊。 9. 活水
鲤屿浮岚 天地造化真何如,幻就青岚如鲤鱼。 初疑孝子感天意,复恐古人传素书。 岚气时浮北烟瘴,缥缈奔腾似吹浪。 远跳深惊欲化龙,故有飘飘五云障。 注释:鲤屿浮岚 1. 天地造化真何如:天地之间的造化真是难以理解啊! 2. 初疑孝子感天意:一开始,我怀疑这是不是像孝子感动了上天一样的事情呢? 3. 复恐古人传素书:又担心古人的传说中有没有关于这本书的内容呢? 4. 岚气时浮北烟瘴:这时
柘川渔火 玉川一带光涵秋,渔艇纵横网罟稠。 西风日落寒烟暝,煌煌灯火明中流。 译文:在秋天的玉川一带,渔火点点,渔船交错,渔网众多。夕阳西沉,夜色苍茫,灯火明亮地闪烁在江中。几点萤火虫似流星划过,影子随波逐流,犹如金色液体倾泻而下。渔歌声声,时断时续,邻家鸡报晓,东方渐白。 注释:玉川:指水边之地,泛指江河湖泊边。渔火:渔人在夜晚打鱼时燃起的灯火。交织(纵横):交错排列。煌煌(huáng)
谁凿云根清气泄,混混源泉流不竭。 味极太古比龙涎,饮之令人骨清彻。 父老为云有葛仙,丹成此地经多年。 寂寞烟霞洞云静,惟留斯迹令人传
青峰如屏高插天,悬崖积翠生云烟。 谁把王维旧墨迹,巍巍高挂安居前。 胜景应知世稀有,妙学丹青乃缩手。 嗟哉画有蠹损时,斯图寿比南山久
天地造化真何如,幻就青岚如鲤鱼。 初疑孝子感天意,复恐古人传素书。 岚气时浮北烟瘴,缥缈奔腾似吹浪。 远跳深惊欲化龙,故有飘飘五云障
柘川之西有削石,屹立巍巍峻如壁。 下有沧浪百尺深,澄清恰似秋天碧。 逝者如斯竟不停,孺子长歌堪濯缨。 故知源头有活水,支流分派迢迢清
玉川一带光涵秋,渔艇纵横网罟稠。 西风日落寒烟暝,煌煌灯火明中流。 数点如萤走络绎,影趁流波泻金液。 一声欸乃明灭间,邻鸡又报东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