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蕙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懒慢 - 关键词:懒慢 - 注释:形容心情慵懒、不积极或做事拖沓。 2. 旧来懒慢耽黄老 - 关键词:黄老 - 注释:这里指的是古代道家的哲学思想,黄老学派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 译文:以前我就已经厌倦了官场生活,只想在山中过一生。 3. 祗拟山林寄此生 - 关键词:祗拟 - 注释:只是,仅是。 - 译文:我只是打算在山林里寄托我这一生。 4.
【注释】 平生心迹重相违:平生,一生;情意。心迹,指思想感情的轨迹,比喻人生道路。重,再次。相违,违背,不和。 本以顽疏难偶俗:本,本来;顽疏,粗疏鄙陋;偶,交往;俗,庸俗,世俗。 不缘忧患始忘机:不因忧虑而忘记机巧。 倦游但谓栖迟是:只当是隐居闲居。栖迟,亦作“栖息”。 小隐焉知出处非:小隐,指隐居生活。焉,语气词,无实义。出处,指隐居和出仕,泛指进退出处。非,不是。 海内故人多问讯:海外
诗句原文: 百药畦边一草堂,荷锄抱瓮送年光。 红垂枸杞枝枝满,绿袅菖蒲节节长。 雨霁云芽偏动色,风来石蕊故添香。 五符不识三天字,更乞仙人别寄将。 翻译: 在百药之旁有一个药草园,我挥舞着锄头和抱着水罐送走了一年的时光。 枸杞枝头挂满了红色的果实,菖蒲的绿叶一节一节地生长。 雨后云中的嫩芽更加鲜艳,风吹过石蕊,带来了阵阵香气。 不知道三清教的符箓,能否请仙人帮忙传递? 赏析:
苏允吉侍御孔汝锡佥宪同觞小园薄暮值雨骤作四韵奉呈二公 内台兼约行台使,南郭相寻负郭翁。 行径追随双盖并,草堂洒扫一尊同。 饮中仙侣逢苏晋,坐上嘉宾接孔融。 正喜淹留乘暮雨,莫辞颠倒醉秋风。 注释:内台是御史台中,行台使指的是御史台的副职。南郭相寻负郭翁是指南郭先生,即孔子,他隐居在鲁国,被当时的统治者请去讲学。苏晋是晋朝的名臣,孔融是东汉末年的名士
这首诗是诗人在莹心亭上观荷花时的即兴之作,全诗通过对荷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之情。 首句“莹心亭上逍遥客”,描绘了诗人在亭子上的悠然自得,如同一个逍遥自在的客人。这里用“莹心”形容亭子的明亮,而“逍遥客”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超脱。 第二句“照眼池中烂漫花”,通过“照眼”一词,形象地表达了荷花的美丽与生机勃勃的状态,同时用“烂漫”来形容荷花的色彩斑斓,生动活泼
中秋对月作 可怜三五最佳月,更爱风烟万里晴。 金魄乘秋偏皎镜,青霄入夜转分明。 纷纷宝气浮沧海,隐隐仙歌落玉京。 不惜绮裘侵露坐,只愁银汉向西倾。 译文: 中秋之夜,我独自欣赏着明月,月光皎洁、明亮如镜。天空清澈明亮,星星点点,仿佛在向人们展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月亮在空中熠熠生辉,光芒四射,照亮了大地。它的光芒如同金子般璀璨夺目,让人陶醉其中。 夜晚的天空变得明亮起来,星星闪烁着光芒
《滁阳孙氏山中五咏 其五 留客亭》 亭中留客处,客至亦忘归。 把酒看春草,西山日已微。 译文: 亭中设有留客之处,客人到来也忘了回家。举杯饮酒观赏春草,西山上的太阳已经西下。 注释: - 亭中留客处:在亭子里专门设置的地方用来招待客人,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 - 客至亦忘归:当有客人来访时,他们也会忘记回家。表达了宾主之间的亲切与融洽。 - 把酒看春草:拿起酒杯欣赏春天的草地
【注释】滁阳:指滁州,今安徽省滁县。流觞:古代的一种饮酒方式。觞,酒杯。渠:通“趣”,快,迅速。 【赏析】《滁阳孙氏山中五咏》共五首诗,这里选的是第二首。此诗描写山居生活情趣。首句写流觞曲水流觞。流觞曲水,是古代一种饮酒的习俗。《晋书·陶潜传》记载,晋代文学家陶渊明“尝著《五柳先生传》,自叙其家风,云:‘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怡然忘食……性嗜酒,而酒能乱性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理解诗歌内容,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把握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花下”是全诗的标题,从题目可知,这首诗写的内容应该与花有关。“昨日花开正茂盛,今日花朵已凋零。”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惆怅;“那为风吹落,自是鸟惊飞。”这是写自然万物的变化,而诗人却感到惆怅。结合注释,此诗描写了花的盛开与凋零、飘落与消失,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
当年,我向尚书省草拟奏章,现在已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 只要奸佞小人胆寒心惧,我宁愿选择在山丘中死去也不愿在朝中苟活。 董仲舒不识平津阁,李广不提校尉侯。 荣华富贵于我来说并非重要,只求能过上清贫简朴的生活,吃粗茶淡饭,喝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