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心迹重相违,再到长安再乞归。
本以顽疏难偶俗,不缘忧患始忘机。
倦游但谓栖迟是,小隐焉知出处非。
海内故人多问讯,病夫新制芰荷衣。
【注释】
平生心迹重相违:平生,一生;情意。心迹,指思想感情的轨迹,比喻人生道路。重,再次。相违,违背,不和。
本以顽疏难偶俗:本,本来;顽疏,粗疏鄙陋;偶,交往;俗,庸俗,世俗。
不缘忧患始忘机:不因忧虑而忘记机巧。
倦游但谓栖迟是:只当是隐居闲居。栖迟,亦作“栖息”。
小隐焉知出处非:小隐,指隐居生活。焉,语气词,无实义。出处,指隐居和出仕,泛指进退出处。非,不是。
海内故人多问讯:海外、国内的老人多来问候。
病夫新制芰荷衣:生病的人制作了荷花纹样的衣。
【译文】
一生的志向与追求一再违背,再次到长安去求取仕途。
本以粗疏鄙陋难以和世俗人交往,不因忧虑患难才忘掉机巧。
厌倦官场就只当是安于山林,隐居生活又哪里知道是出仕。
海外、国内的老人多来问候,我因病成了病人还做新衣。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晚年所作,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无奈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首句“平生心迹重相违”,诗人自述一生追求高洁的志向与现实不符,表达了对世事的失望与无奈。次句“再到长安再乞归”,诗人再次来到长安,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然而却屡遭挫折,只得寄望于归隐。接下来两句“本以顽疏难偶俗,不缘忧患始忘机”,诗人感叹自己的粗疏鄙陋难以与世俗相处,不是因为忧患才忘记机巧,而是已经忘记了如何应对世态。后两句“倦游但谓栖迟是,小隐焉知出处非”,诗人虽然厌倦仕途,但仍然认为自己的隐居生活并非出于出仕的目的。最后两句“海内故人多问讯,病夫新制芰荷衣”,诗人虽然身患重病,但依然受到人们的关心问候,自己也因此制作了新衣以示感谢。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