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遂球
【注释】 ①苑西:指唐玄宗时所建的西苑。禅寺:寺庙,这里指长安城内的大慈恩寺。阁重重:楼阁重叠。箧(qiè)有儒书:藏书箱中装满了儒家经典。 ②香喷:香气直冲天庭。玉河:天河,银河。蘸笔:沾墨。月回金阙:指月亮在皇宫中绕行。金阙:宫殿名,代指帝王居所,也泛指朝廷。夜吟钟:夜里敲钟报时。 ③题门:给人家题写门额或对联。几:同“机”,机杼,织布机。疑凡鸟:怀疑是凡间之鸟。怀刺:指投刺谒见,拜谒
扬州同诸公社集郑超宗影园即席咏黄牡丹十首 花阵纵横紫翠重,木兰金甲绣盘龙。 形容牡丹的花朵像战场一样,紫色和绿色的叶子交错在一起。木兰是古代的一种植物,金甲是指花的颜色像黄金一样闪闪发光。盘龙则是形容牡丹的形状像一条盘旋的龙一样。 团圆月照莲心苦,廿四风围柳带松。 形容牡丹的花心像圆月亮一样明亮,但是花瓣中间却有苦味。廿四风则是指风的方向不定,围绕着牡丹树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景象
诗句解析: 1. “虎丘明月记诗筒” - 这句描绘了作者在苏州虎丘赏月时,手中拿着的写有诗歌的筒。虎丘是苏州著名的风景区,这里常有人在此赏月并吟诗。 2. “凤阙芳尘西复东” - “凤阙”指皇宫,“芳尘”指香气或尘土,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皇宫中繁华景象的回忆,以及这种场景从西部(长安)到东部(吴地)的流动变迁。 3. “垂柳色连堤草绿” - 描述了垂柳和堤边的草地呈现出的绿色,春天的景象。
【注释】 1. 河上:泛指黄河之滨。 2. 徐巨源:即徐凝,唐代诗人,有“诗卷家书两可传”的佳句。 3. 黄:黄河。 4. 日落:太阳落山。 5. 绕:缠绕。 6. 战(zhàn)地:战场上。 7. 乱草:野草。 8. 戍楼:边城上的瞭望楼。 9. 垂杨:杨树下垂的枝条。 10. 千盘:形容山路曲折。 11. 羊肠:形容山路狭窄弯曲。 12. 苦:艰难、困苦。 13. 酒:指马奶酒。 14.
扬州同诸公社集郑超宗影园即席咏黄牡丹十首 宫额亭亭廿四桥,披离新柳弄春朝。 柘枝拍待莺喉啭,杏子衫匀蝶翅消。 酒半倚阑浮琥珀,风前骑鹤听笙箫。 姮娥桂殿堪同伴,贮艳频劳觅阿娇。 注释: 宫额(宫额):指园林中亭台楼阁的屋檐下装饰有彩画和金字的屋顶。 廿四桥:扬州市内的二十四桥公园。 披离:飘散的样子。 柘枝:一种乐器。 莺喉:形容歌声清脆悦耳。 杏子衫:一种轻薄的衣裳。 风前骑鹤
【注释】 三月三日:古代以农历三月初为“上巳”,相传这一天有祓禊的习俗。褉(jué)韨:古时男女定情之衣。 限韵:限定用韵,即诗中用韵必须一致。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游的诗,诗人通过写景、叙事,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和友情的向往。 首联:“如此临文共可传,气清应信永和年”。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们在这里共同欣赏美景,这美好的时光可以传承下去,而且相信这是春天的气息,就像永和年间一样美好
【诗句释义】:都门三月三日,李灌溪老师召集我们一同去双河庵聚会。席间即席赋诗赠给陆起顽,我打算南归。 汉庭前席尚相求,燕市狂歌半倦游。 马上新传陆生语,龙门惭附李膺舟。 香尘绮月三千里,弱柳娇莺十二楼。 回首自怜消渴甚,羡君酬唱动皇州。 【译文】:三月三日的都门,李灌溪老师招我们同去双河庵聚会。席间即席赋诗赠给陆起顽,我打算南归。在汉廷前席上还相互求教,在燕市中狂歌而游已疲倦
扬州同诸公社集郑超宗影园即席咏黄牡丹十首 一朵巫云夜色祥,三千丛里认君王。 月华蘸露扶仙掌,粉汗更衣染御香。 舞傍锦屏纷孔雀,睡摇金锁对鸳鸯。 何人见梦矜男宠,独立应怜国后妆。 注释: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描述了他在扬州与朋友们聚会,一起欣赏黄牡丹的美丽。诗中描绘了黄牡丹如同巫山云一样美丽,三千丛中犹如君王般尊贵,月光洒在花瓣上仿佛仙掌托起。诗人用粉红的花瓣更衣、染香来赞美黄牡丹的美丽
【注释】巨源溪堂:指李巨源的溪堂。万茂先从溉园至用韵答赠:万茂先,名谊(字茂之),北宋诗人,善诗,有《万氏新集》。 【赏析】此诗作于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秋,是作者酬答万茂先的《万氏新集》之作,共二首。 其一:开头两句写自己寄情于月,吹奏箫声以寄托相思之情。元君:指唐代著名女道士、诗人薛灵云,因慕其仙风道骨而称之。师:这里用作敬辞。 “从来杨柳玲珑句”,意思是历来的杨柳诗句都是玲珑剔透
闰元旦同张天如赋 柏叶何曾换酒帘,凤钗双整闹香奁。 重元共识重光兆,一月浑疑一岁添。 笑折林花充彩胜,将邀社燕入珠帘。 辛盘自觉秾华倍,不负书云太史占。 【注释】 柏叶:用柏树叶做的一种食品。这里指柏叶汤。 何曾:何尝。 换:更替、代替。 凤钗:古代妇女头上插的一种环形的金属饰品,多用金或银制成。 双整:双成。 闹香奁:形容女子梳妆打扮时,香气扑鼻。 重元:农历正月十五日,又称元宵节。 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