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洪先
注释:别种的荷花和幕花(即荷花的一种)并排生长,远传春日的诗句到山家。山中人长久地谢绝了荣华富贵,却错认林中的一片霞光为美丽的荷花。 赏析:诗中描写的是一个远离都市喧嚣、宁静自足的山居生活。诗人以“次三符翁韵 其二”来表达自己的志趣所在,希望像这位山居老人一样远离尘世的纷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诗中通过对比手法,将山居生活的静谧与繁华都市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突出了山居生活的独特魅力。同时
【注释】 寿竹园壶山翁六十:寿竹园为壶山的别号,壶山翁即指壶山。 曾闻海外有方壶:海外有方壶山,相传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故称海外。 更识长房往事无:长房,传说中的仙人名,与壶山同姓,壶山翁就是这位长房的后人。 我种石莲高万丈:壶山翁喜欢种植奇花异草,他种植的石莲非常高,有万丈之高。 玉瓶共倒醉相扶:壶山翁喜欢喝酒,他在酒席上和朋友们一起喝得非常开心。 赏析:
【注释】 块然:孤独的样子。太素:指天地未形成时混元之气,这里指石梅的先天之根。 酹:祭奠,向酒中倾注。花神:植物之神。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以“块然片石长苔痕”写石梅孤独苍老的形象,以“谁种先天太素根”点出作者对它所寄寓的情思。诗人在赞美它孤高不群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最后两句写石梅疏枝无语,黄昏又至,暗喻人已到暮年,对世事的感悟更深沉了。
【解析】 “解绶谁能应虎符,身随大将战鄱湖”意思是:谁能解除绶带去应对虎符,我随着大将征战鄱阳湖水师。这里运用典故,写出了诗人对英勇的抗金将士的崇敬之情。“至今白发身犹壮,解说当年八阵图。”意思是:至今满头白发但身体依然健朗,能解说当年诸葛亮所布的八阵图。这两句表达了自己虽年事已高,但对国家和民族大义仍充满热情。 【答案】 ①解绶(xiu):解下的绶带,即卸职、辞官。②虎符
【注释】 1. 挟:携带。 2. 泽宫:指宰相府第,这里代指执政的宰相。 3. 几回风雨酿春工:多少次经过风雨考验。 4. 此行:指汝思侄赴官之事。初试:开始尝试。 5. 亲民术:即与民众交往、处理政务的方法。 6. 异同:不同之处。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前两句写汝思侄入朝为官,自己送行,希望他能够像当年一样,在泽州(今山西晋城)做官时,凭借自己的才能和才干,帮助治理好一方百姓
注释:在镇江郡的官舍,我在铁瓮城头的别署中居住。曲廊闲馆与我现在住的地方相比怎么样呢?我作为儿子跟随父亲学习,现在已经垂老,还没有完成当年的一卷书。 赏析:诗人以“别署”自居,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向往。他以自己的经历告诫后生们要珍惜时间,勤奋学习,不要荒废学业。全诗情感真实而深刻,语言朴实而有力
【注释】 晚坐 其三:傍晚坐着。 不学陶朱自豢鱼:比喻不为富贵利禄所动,不羡慕权贵。 晚来倚树步虚徐:傍晚时分,靠在树下缓缓行走,仿佛在虚无缥缈中漫步。 飞鸢流影来何处:飞鸟的影子飘忽不定,从哪里而来? 惊起游鳞二尺馀:鱼儿被惊扰,激起了波纹,水面上泛起了两尺多长的涟漪。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句“不学陶朱自豢鱼”,意思是说诗人并不羡慕权贵的荣华富贵,不效仿商人的发财致富
四日至洞见梅 春天到来,阳光明媚。石门敞开,进入青苍的世界。 不要认为洞里没有供应,已经闻到梅花的清香。 译文: 四月四日来到洞中见到梅花 春日来临阳光明媚,石门打开进入苍翠的世界。 别以为洞内无供品,已闻到梅花的香味,沁入心脾。 注释: 四:四月,阳历四月为春季。 至:到达。 洞见梅:指在洞里看见盛开的梅花。 赏析: 这首七绝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注释: 1. 醉卧山楼松影边:形容自己饮酒后,醉倒在山楼上,松树的阴影映照着他的身影。 2. 梦游碧落侣神仙:形容自己梦中遨游在天空中,与神仙一起游玩。 3. 晓来乞与阿咸字:意思是说,清晨醒来时,向别人索取“阿咸”的名字。 4. 又上姑苏泛酒船:意思是说,又登上姑苏城,泛舟在江上,享受着美好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背景,描绘了他在山楼醉酒、与神仙结伴、清晨醒来索要名字
注释:郭梅洲三年没有来过洞梅旁,你住在这里进酒祝寿。却恐怕花神会笑我,因为你的容颜如旧而我的容颜苍老。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情谊,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望。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容颜苍老,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深眷恋。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