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洪先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袅袅双珠的的花 - 形容花朵形态优美,仿佛珍珠般细腻。 - 关键词:袅袅、双珠、花 - 译文:这花朵轻盈而美丽,如同两颗璀璨的珍珠。 - 赏析:此处通过比喻,描绘了花朵的美丽和珍贵,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赞赏之情。 2. 天孙裁剪付仙家 - 指天上的仙女或神仙对这花朵进行精心的裁剪。 - 关键词:天孙、裁剪、仙家 - 译文
【注释】 鳌城:今安徽怀宁县,在长江边。 十八滩:即白沙洲至大孤石一带。因滩险流急,故有此称。 惊涛:形容波涛汹涌。 伏石变怪:指江中巨石受惊,变成怪异的形态。 喧鼋鼍(yuán tuó):形容水声震耳欲聋。鼋、鼍为水生动物,这里用来形容激流声。 中流:长江中间。 周行:到处。 网罗:比喻束缚。 【赏析】 这首诗是写白沙洲至大孤石一带的险恶景象。诗从江上写起,写江水奔腾澎湃,浪花飞溅,势如猛虎
【注释】霏微:小雨。乍晴:刚刚晴朗。柳色分舟:柳叶映入舟内。帝畿:京城,指京城长安。料得:料想。之官:上任。洞山:即洞山寺,在今江西宜黄县西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好友周慎斋的,劝勉其到任后要为官清廉。首两句是说,雨过天晴,霏微细雨,春阳和煦,正是春天好景。此时,柳叶新绿嫩黄,映入舟中。“帝畿”,指京城长安,这里以喻友人所任地方。这两句从天气写到景色,从景色转到人物,写得很自然。
【解析】 此诗首联是写梦,颔联为醒后寻香,颈联为梦中相逢,尾联为醒来后的感慨。 “梁潭”即梁州,在今陕西汉阴县西南。王生即王维。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冬,诗人因受牵连被贬谪到江陵(今属湖北)。他途经梁州时夜宿驿站,梦见故人王维,并有赠诗。诗中表现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以及自己的抑郁不平之情。 【答案】 ①舟宿:乘船住宿,指旅途中的住宿②梁潭:地名,在今陕西汉阴县西南③梦王生
红紫曾看上苑花,艳香殊态聚皇家。 六郎何事辞华屋,也向山居对暮霞。 注释:曾经在上苑中观赏过红色的花朵,它们鲜艳的香气和独特的形态聚集在皇家之中。为什么六郎要辞去华丽的房屋,也要来到山中对着落日余晖。 赏析:这首诗是明代罗洪先创作的七言绝句组《次三符翁韵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中通过描绘红紫上苑花的美丽景象,以及六郎辞华屋而选择隐居山间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于繁华世俗的淡薄与追求自然
注释: 乞竹 其二 我住山洞壶山山更西,与你相对共幽栖。不妨分给筼筜树,助得云深断路溪。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与友人相约幽居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于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居住在山洞壶山的西边,与友人相对而居。这里的“洞壶山”应该是指一个地名或者一个具有诗意的地方,诗人选择了这样一个地方作为隐居之所。
注释:红白芍药 其二 芍药花丛,罗绮何年自结丛,幽人邂逅一临风。 芍药花开,罗绮丛中何时结出?幽居之人偶遇,临风欣赏。 分携不忍轻攀折,惜尔为容亦太工。 离别时不忍心去攀折它,因为它的花朵开得如此娇艳,也太过人工了。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芍药花的美态。首句点明时间地点,交代芍药丛结的时间和地点。次句写“我”来到芍药花丛下,看到“我”来后有人惊喜地迎上来,说明“我”的出现打扰了他们
宿黄滩忆七泉 三载思君不见君,扁舟遥逐楚江云。 撩人最是秋风树,那用啼猿夜半闻? 【注释】 宿黄滩:在今湖北荆州市西长江边。黄滩是汉水、长江汇合处的一个渡口。 七泉:指古琴曲《流水》中的七个乐章。 扁舟:小船。 楚江:即长江上游的荆江。 撩人:惹起人。 秋风树:秋风吹动的树。 那用:哪里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他乡时怀念友人而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孤独寂寞的心情
注释:偶尔学着在山丛中献花,擅场胜句传家。 我自愧无能,只有仰望琼章,才能让锦霞闪烁。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次三符翁韵 其一”为题,表达了自己对才华和能力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才华的渴望和尊重。全诗以“次三符翁韵 其一”为题,表达了自己对才华和能力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才华的渴望和尊重。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山丛中献花的场景,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自信
我有仙人石室奇,绝怜绿玉久披离。 闻君亦爱霜筠色,莫惜孤根带雨移。 注释:我有一座仙人居住的石室,非常奇特。我特别喜爱那绿色的玉石,它们已经很久没有被抚摸了。听说你也很喜爱这种霜色的竹,不要吝惜你的一根孤根,带着雨水移到这里来吧。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赠诗,通过描绘自己珍藏的绿玉和友人喜爱的霜筠,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己珍贵物品的保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