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洪先
诗句如下: 七十无心万事闲, 日高松屋未开关。 不妨抱瓮东篱下, 惜取残英学驻颜。 注释:七十岁的时候没有太多烦恼和杂事可以操心,悠闲自在地度过每一天。太阳高升时,我坐在院子里的松树屋前,静静地欣赏着美景。不妨找个时间去东面的篱笆下抱一抱土瓮,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同时,也要学会珍惜那些已经凋谢但仍散发着香气的菊花,以此来保持年轻的面容。 赏析:这首诗是罗洪先在《彭方山七十》中的另一首诗
注释: 彭方山:即彭泽县,在今江西省。 秋日闲吟秋水篇:秋日里我悠闲地吟咏着《秋水赋》这篇文章。 是非不到竹林边:我不去追求那些世俗的是非,因为我住在竹林旁边。 年年篱下丛生菊:每年秋天篱笆下的菊花都长得郁郁葱葱。 自倚寒光伴醉眠:我独自依靠着寒冷的月光来陪伴自己的醉酒和沉睡。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隐居生活和田园风光的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世俗的超脱。 "秋日闲吟秋水篇"
【注释】: 东廓公:指诗人的朋友。石屋公:即石屋先生,唐代文学家、思想家。贻:赠送。次答:再次回答。“四十容光”句:四十岁的人容貌依然光华。五十岁的人鬓发已白。“五千文字”句:五十岁的人学问深广。“傍人”句:旁人想打听农家的事。“惟有春风”句:只有和煦的春风才是过去的一年。 【赏析】: 首联写诗人对友人石屋公赠诗的酬答。 颔联写诗人对自己生活经历的自我评价。“五十”
【注释】 十月黄花:指菊花。 把玩:赏玩。 开颜:高兴,喜悦。 栗里: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故宅,在今湖南桃源县西。 流落:飘零。 荒山里:荒凉的山中。 知心:意气相投的朋友。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在秋日赏菊时,触景生情,想起曾与陶渊明同住过的故园,不禁有感于心,写下了“何知寂寞荒山里,亦有知心为破颜”的诗句。此诗写诗人赏菊而思古,感慨人生之短暂,寄情于物,抒发自己孤寂的心情。
谢彭桂峰送瓜种 少年不解自窥园,空读神农百草言。 今日谢君分异种,不知曾否是青门。 注释: 谢彭桂峰:指诗人的朋友彭桂峰。 窥园:意思是自己到园里去采摘瓜果。 神农百草言:指的是传说中的古代农业神神农氏的教导。 今日谢君分异种:今天你送给我不同种类的瓜种。 不知曾否是青门:不知道这些瓜种是不是来自青门。青门是指一个种植优良品种的菜园或菜圃。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好友赠送的新鲜瓜种的感谢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然后根据内容和情感从手法、语言、主题等角度作答即可。本诗是一首七绝,首句写景,颔联直抒胸臆,颈联用反问句表达诗人的情怀,尾联点出主旨,抒发了诗人高洁的志向。 “七十二峰摇秋光”,描绘了湘西群山层峦叠嶂,千山万壑,层林尽染的绚丽秋色。 “潇湘水寒木叶黄”,描写了湘江水冷,木叶变黄,暗示深秋时节,寒气逼人,万物凋零的景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其中“何事背时开独晚,欲人摇落见芳菲”一句被广泛引用。 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几枝浓艳几枝稀,自倚秋风意不违。 何事背时开独晚,欲人摇落见芳菲。 注释: - 几枝浓艳几枝稀:形容草木繁茂的景象。 - 自倚秋风意不违:表示草木依仗着秋风而茂盛生长,不受阻碍。 - 何事背时开独晚:指草木在不利的环境下独自开放,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 欲人摇落见芳菲
【注释】: 1. 红白芍药:即芍药,一种常见的花卉。 2. 近芳丛:走近花丛。 3. 红白相鲜:红色和白色相映成趣。 4. 对晚风:面对晚风。 5. 名花:珍贵的花种。 6. 留客久:使客人留连忘返。 7. 欲酬春意:想要报答春天的恩情。 8. 语难工:言辞难以表达。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描绘了一幅芍药盛开的美丽画面。全诗以芍药为主体,通过对芍药的观察和描绘
注释:在周应宿的母金氏易饮亭设下酒宴,但酒量有限,还没有喝到尽兴。饥渴是由来已久的问题,但只要家人常记此事,就不会感到口渴。 赏析:这首诗以设酒会友为背景,借题咏金氏易饮亭之盛情,抒发诗人对人生知己的渴望。诗中“设浆”二字,既写饮酒场面,又暗寓“设酒”之意;“未过”二字,既指酒量有限,又含有“尚未尽兴”之意。“饥渴由来共有之”,言虽已设酒,但因饥渴难耐,所以不能尽兴。这两句是说:尽管我们设了酒席
【注释】 莫道:不要以为。争妍:竞相斗艳,指争相向人献媚。 清名:美好的名声,这里指高洁的人品或高尚的名声。 闲身:没有拘束,没有牵累。 汝今犹占三秋日:你现在还占据着这秋天的时日。三秋,指秋季三个月。 尽让人:全部让别人。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菊花的五言古诗。首句说菊花盛开了。次句说不要以为争艳容易取恼,美好的名声也没有和闲身相连。三、四两句说菊花虽然现在还能占据着秋天的时节